首页 / 自然世界之最

牛轧糖的做法 熬糖版和棉花糖版哪种最好吃?

2024-12-25 10:13自然世界之最

糖果,是一种能让人心情变好的东西。逢年过节时,糖果也是一种象征喜庆的物品。现在越来越流行自制糖果,爱吃糖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自制牛轧糖。牛轧糖是一种奶味浓郁的奶糖,不同牛轧糖的做法也很不同。关于牛轧糖的做法,主要分为棉花糖和熬糖两个版本。接下来,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一下这两种牛轧糖的做法。

做法简介

牛轧糖有两种做法,一种是用棉花糖,一种是熬糖浆(也有的叫水怡)。熬糖浆需要用到玉米糖浆,这种材料并不常见,并且做起来也很麻烦。棉花糖主要成分也是玉米糖浆,但相对来说容易采购,而且做法上好操作得多,基本都能做成功。

当然,要做到相对健康,棉花糖的选择也很重要,尽量选择成分简单并且可靠的品牌。不要选择夹心或非原味的,也不要选择添加了香精、色素、增白剂的。

棉花糖版牛轧糖的做法

材料:奶粉100g、原味棉花糖160g、花生(或其他坚果)150g、无盐黄油35g

1、将生花生倒入烤盘中铺匀,放入烤箱,上下火120度烤15分钟。如果用的是熟花生仁,这一步就可以省略。你也可以用锅炒熟,或者微波炉叮熟,不一定要用烤箱。(除了花生,你还可以试试腰果、蔓越莓、核桃、杏仁等,做出不同口味的牛轧糖。)

2、烤好的花生稍微凉一下,去皮待用。

3、把黄油放入不粘锅里,小火慢慢融化,轻轻晃动不粘锅,让黄油铺满锅底。记得一定要用不粘锅,不然的话一会放入棉花糖后会粘住底部,抠都抠不下来。黄油的奶香味浓,实在没有黄油就用植物油代替。

4、下入棉花糖,用硅胶材质的刮刀轻轻压拌,让棉花糖慢慢融化。棉花糖要用白色无夹心的,并且全程小火,火越小成功率越高。我选的是美国的落基山棉花糖,成分较健康,不甜腻。

5、看到棉花糖基本都融了,就赶紧拌入奶粉,千万别有耽搁。棉花糖如果熬太久会出现油水分离,导致失败。个人觉得全脂奶粉味道最佳,高脂奶粉或婴儿奶粉也都可以。但为了让成品不会太甜,尽量选择糖份低的奶粉。

6、用刮刀拌匀成上图所示状态。千万不要用锅铲或木铲来操作,不然会粘连在一起。延伸阅读:甲鱼的做法

7、把花生倒入,再次拌匀后就可以关火取出了。花生不需要切小丁,一会儿我们会将整块的牛轧糖进行切割。

8、带上手套,将稍稍放凉后的牛轧糖取出,放在方形盘里塑形。家里如果有大小合适的方形容器,或者牛轧糖专用的塑形工具,都可以用。如果没有,也可以像我一样,借助烤盘将牛轧糖按压成规整的长方体。其实此时应该不大粘手,但是用一次性手套还是舒爽更多,也更加卫生。

9、用擀面杖将表面擀平整,配合手调整形状和边缘,尽量成为规整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方便后期切割减少浪费。牛轧糖冷却后会变硬,因此要趁还有温度时尽快定型。

10、用刀分成小块,裹上糖纸,装入密封罐里,常温保存。可以保存2周左右。

小贴士

牛轧糖做法简单,注意全程小火,小火,再小火,并且每个步骤都衔接连贯,就可以百分百成功。

原味牛轧糖试成功后,你可以加入抹茶粉做成抹茶味牛轧糖,加入可可粉做成巧克力味牛轧糖。花生也可以用其他坚果来替代。

牛轧糖的软硬程度取决于黄油的多少以及搅拌的时间。黄油越多,糖越软,奶粉越多,糖越硬。这个方子的材料,和混合搅拌时间,做出来的口感我觉得是软硬程度刚刚好,不粘牙,适合孩子吃。建议新手不要随意改配方,熟悉了做法以及搅拌时间再来慢慢俢改。

熬糖版牛轧糖的做法

- 准备食材 -

麦芽糖(入糖浆) 500g 白砂糖(入糖浆) 180g

水(入糖浆) 70g 盐(入糖浆) 2g

蛋清 70g 无盐黄油 100g 奶粉 200g 花生 600g

细砂糖(入蛋清) 20g

1.准备好所有的材料,花生提前烤好后去皮,然后放电饭锅里保温,你也可以放烤箱保温,这样到时候跟糖融合时比较容易;

2.黄油坐热水里融化成水状,可以一直放热水里保温,水可以热点,到时候倒糖浆之前可以用这个锅来坐热蛋白,我的蛋白盆坐锅上是刚好的,锅只能大不能小;

3.将白砂糖,水,麦芽糖,盐放入小奶锅,我用的是电陶炉,开的是1300度,先不要动糖浆,让它自己煮开,如果你现在就搅拌它的话,白砂糖容易返砂,那你就会败在这;

4.糖浆煮开后,温度调小点,我是开的500℃,这时候把温度计插进去,边熬边搅拌;

5.这个是糖浆121℃的状态,当糖浆升到125℃的样子就可以打发蛋白了;

6.20克细砂糖分两次加入蛋白里面,打到硬性就可以了,但是不要打过,打过了不好搅拌,打发好了放一边;

7.现在糖浆熬到132℃了,一般都是要超过135℃,糖温达到135℃后把黄油从锅中拿出来,把打蛋盆坐锅上,让蛋白跟蛋白盆都保持温度,这样糖浆倒进去就不会结块,为了保险起见我都是熬到140℃,如果你的温度达不到,糖就会软,粘牙;

8.糖浆熬到140℃离火,马上把坐打蛋盆的锅放电陶炉上,温度调高点,用打蛋盆再打一下蛋白,然后把糖浆全部倒入蛋白上面,速度要快,如果锅里还有少量的糖浆就不要了,打蛋器开最大档高速打发,直到蛋白变成浓稠的液体,黄油分三次加入蛋白液里搅拌均匀;

9.一次性倒入奶粉,用刮刀或者木锅铲从下往上翻拌均匀;

10.倒入保温的花生,翻拌,让糖浆全部包裹花生;

11.把糖挖出来放到金色烤盘里,这时候戴一次性手套,然后在黄油碗里抹点黄油防粘(倒黄油的速度快,碗里会有残留)用力搓揉牛轧糖,让花生分布更均匀;

12.烤盘下面垫油纸,将糖用手按平一点,然后上面盖油纸,用擀面杖用力擀平,我的擀面杖买来的时候比烤盘长一点,我要搞装修的师傅用电锯帮我切掉多余的,这样在金盘里很好擀;

13.刚好满满的一盘,室温放着等它冷却,不建议放冰箱,有水汽;

14.分成六份,先对半分,然后再分三份;

15.拿一条牛轧糖,切成合适的大小;

16.切好的牛轧糖,包上糯米纸,再包上糖纸,就完成了。

猜你喜欢

  • 美食百科

    炸韭菜虾饼的家常做法

    虾仁除了用来炒之外,和鸡蛋、面粉等食材一起做成虾饼吃也是不错的选择,适量的食用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那么虾饼怎么做好吃又简单呢?两种方法可以试试。 做法一准备调和油、鸡蛋、生粉、面粉、胡椒粉、食盐以及虾。把虾壳去除,虾线也需要去除,加一些生粉,面粉,胡椒粉,盐,两个鸡蛋搅打成糊状,锅里面加入适量油,把..

    2025-04-03
  • 美食

    刺老芽怎样做好吃 刺老芽的做法大全

    你是不是针对刺老芽怎样做好吃的问题有一定的疑惑,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从多个角度来了解刺老芽怎样做好吃。跟着零度世界的小编往下看吧。刺老芽处理用料刺老芽:适量盐:适量刺老芽处理的做法步骤 步骤 1首先把刺老芽外面的裤去掉 步骤 2处理好的,根部也可以用刀切下 步骤 3大的尾部可以切一刀或者十字刀 步骤 4锅内烧半锅水..

    2025-04-03
  • 高校排行榜

    历史专业最好的十大高校:北大排第一,北师大排第二

    历史学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历史学类专业。该专业主要培养具有一定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素养和系统的专业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史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文博档案及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那你知道历史学专业最好的高校有哪些?下面大家就..

    2025-04-02
  • 美食百科

    上海辣酱大肉面的做法

    上海辣酱面是不辣的,是用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所以回味是微辣和微甜的,酱香浓郁,味美可口。下面我们来看看用料和做法用料 :土豆 150克 茭白 150克 五花肉 100克 豆腐干 150克 郫县豆瓣酱 30克 甜面酱 40克 味精(可不放) 10克 葱花 30克 姜末 20克 鸡汁 10克 糖 15-20克1、首先将四种原料都切小块2、肉加蛋清,黄酒,..

    2025-04-02
  • 美食百科

    红豆糯米糕最简单的做法和配方

    相对于红豆而言,古时候关于它的赞美多是用在爱情方面,所以很多人也叫“相思豆”。而在日常的烹饪美食中,想必大家吃过关于红豆最多的美食莫过于红豆汤和红豆沙,前者丝滑可口,后者软糯香甜。而在笔者的眼中,其实红豆还能做成新的美味。就好比今天笔者介绍的这款红豆糯米糕,操作手法非常简单,吃在嘴里的口感香甜可口,..

    2025-04-02
  • 美食百科

    香菇好吃又下饭的做法

    香菇都是咱们平时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菌类食材,很多朋友比较喜欢吃,一提到香菇,大部分朋友第一时间想到的美食就是香菇炖鸡。今天来跟大家分享一道香菇非常不一样却非常美味的吃法,这个吃法就是蚝油香菇。这样做出来的香菇口感非常滑嫩,而且吸收了蚝油的味道之后,吃起来更加鲜香,更加美味。那么接下来咱们就一块去看..

    2025-04-02
  • 美食百科

    豆瓣酱大虾怎么做最好吃

    夏天做菜各种各样的,但是做起来很麻烦,好几道菜需要好久。不如就做一道干锅虾吧,来一勺豆瓣酱,味美下饭!方便简单,营养也足够好。By 茉兰周周 【豆果美食官方认证达人】用料基围虾 500克姜 适量豆瓣酱 适量自制辣椒酱 适量酱油 一点点土豆 1个鱼豆腐 半个西兰花 1个生姜 半块青椒 1个做法步骤1、起油锅,加入生姜片,..

    2025-04-02
  • 美食百科

    家常熏鲅鱼家常做法

    年已过,各种年货正在清空中。过年买的鱼、肉是不是还在冰箱里占据着大半的空间。今天,就和大家一起来做熏鲅鱼,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清清你的冰箱吧。做熏鲅鱼必是冷冻的,新鲜的不好处理。将鱼从冰箱拿出,稍微解冻后,将鱼斜切成较厚一点的片。注意,鱼一定不要完全解冻,完全解冻的鱼切出来的外形不美观,且易碎。将鱼尾..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