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梦之城”震撼官宣:50亿投资打造中原商业新图腾
许昌能否借势崛起?
——解析中国零售传奇的“造梦计划”
一、从“自由之城”到“梦之城”:一场商业乌托邦的进化
2025年2月25日,胖东来创始人于东来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张俯瞰似“四叶草”的商业综合体效果图,配文“做精胖东来梦之城和产业园项目,坚定把许昌打造成商业文明的摇篮”,瞬间引爆舆论。这标志着此前代号“自由之城”的超级项目正式更名“梦之城”,并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项目定位的升级耐人寻味。2024年9月,于东来首次提出“自由之城”概念,强调其“造福人类的五十亿规划”,初期定位为仓储式卖场与多元业态综合体。而此次公布的“梦之城”则新增仓储物流产业园功能,将商业与产业深度捆绑,目标直指“商业文明标杆”。名称更迭背后,是胖东来从单一商业体向城市级生态系统的战略跃迁。

“梦之城”的规模堪称中原商业史之最:总占地240亩,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涵盖购物中心、酒店、文旅文创中心等业态,总投资约50亿元(含配套酒店)。项目选址许昌市东城区高铁东站旁,紧邻京港澳高速,1公里内直达高铁站,地理优势堪比“城市心脏”。
更令人瞩目的是其资金运作模式。胖东来明确表示不依赖银行贷款,计划以自有资金30亿于2025年底启动建设。截至2024年,胖东来账面资金已达20亿,全年利润超8亿,员工平均月薪9000元,强大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为其“无杠杆扩张”提供底气。

胖东来扎根许昌30年,以“真品换真心”的服务哲学,将这座四线城市打造成了中国零售业的“朝圣地”。2024年,胖东来销售额近170亿,许昌单城贡献超80亿,时代广场店日销峰值破3000万,被网友称为“没有淡季的6A级景区”。
“梦之城”的落地,是许昌“胖东来化”的终极体现。当地政府已出台《学习“胖东来式”服务理念实施方案》,将商超经验升格为城市治理标准,从政务服务到交通管理全面对标。项目建成后,许昌或将成为中国首个以零售企业为核心驱动的“商业文明试验田”。

在电商冲击、传统商超集体萎靡的背景下,胖东来逆势狂飙的秘诀在于其独特的价值观:
- 用户至上:免费直饮水、7类定制购物车、宠物寄存等细节,将服务做到极致;
- 员工优先:95%利润分给团队,员工年薪超10万,年休假150天,颠覆零售业“人力成本”逻辑;
- 行业共荣:无偿帮扶永辉、步步高等企业调改,永辉郑州店调改后业绩暴涨13.9倍。
“梦之城”正是这种理念的集大成者。其规划中包含公益图书馆、文化展览空间等非盈利业态,试图证明商业成功与社会价值可并行不悖。正如雷军所言:“胖东来是中国零售业的神话,但它的神性在于人性。”

尽管前景光明,质疑声同样存在:
1. 规模风险:42万平米远超胖东来现有最大门店(许昌时代广场6万平米),管理复杂度几何级上升;
2. 模式迁移:许昌的政商关系与消费文化具有独特性,大规模项目能否适应更开放的市场环境?
3. 郑州分流:同期官宣的郑州首店(2026年开业)可能稀释“梦之城”的辐射力。
然而,胖东来的每一步都伴随着争议。从“不出河南”到进军郑州,从拒绝资本到自建生态,于东来用事实反复验证:真诚才是最高级的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