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的儿子怎么死的?唐玄宗和儿子同一年死
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38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737年,李隆基赐死三个儿子,太子李瑛对两个弟弟说:“弟弟,君要臣死,臣不死是为不忠。父叫子亡,子不死是为不孝,为兄先行一步!”说罢,便将所赐毒酒一饮而尽,鄂王和光王随之也跟着喝下。李瑛是李隆基的次子,李隆基出任潞州别驾时,遇上了在潞州以歌舞为生的赵氏,李隆基见赵氏才貌双全、又能歌善舞,相当喜爱,便将赵氏纳为侧室,因此赵氏生下了李瑛。不过,李隆基虽然纳赵氏为侧室,但没有直接把她接进府邸,而是把她母子二人安排到别处居住。710年六月,李隆基和姑姑太平公主诛杀韦后母女,立父亲李旦为帝。事后李隆基被立为太子,李瑛被封真定王,而赵氏因受李隆基宠爱的关系,其父赵元礼、兄赵常奴都得以在长安任职,过了两年后,李旦禅位。715年,时年九岁的李瑛被立为太子,赵氏之父兄更进一步担任朝中任官,赵氏的宠爱于此时也达到顶点。724年,李隆基废王皇后,设立三妃,赵氏因此成为三妃之一的丽妃,然而好景不长,三妃之一的武惠妃受到李隆基专宠,原本自太子时就受宠的赵氏和皇甫德仪等嫔妃纷纷失宠。而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常为母亲不得宠而不乐,多有怨言。726年,赵氏郁郁而终,而李隆基对武惠妃宠爱始终不衰,并且想立她为皇后,结果遭到御史潘好礼的上书反对说:“陛下若立武氏为皇后,有何面目见天下人呢?武惠妃的堂叔武三思和堂兄武延秀,都曾犯下扰乱朝政的大罪,被天下人所憎恨。”李隆基只好作罢。但是武惠妃并不死心,谋皇后不成就为儿子寿王李瑁谋立太子,而女婿杨洄又揣摩武惠妃的心意,便每天观察李瑛的短处,一有发现就向武惠妃诽谤。于是,武惠妃趁机向李隆基哭诉太子结党营私,还想要谋害她们母子,李隆基勃然大怒,召宰相来欲废李瑛,张九龄劝谏说:“太子并无明显过错,如果轻易废黜,将会动摇国本,晋惠帝、隋文帝都因无故废太子导致朝政不稳,请陛下三思!”李隆基再次作罢,奈何没过多久,张九龄便被罢相,李林甫被命为宰相,李林甫也揣摩武惠妃的心意,时常对她说寿王的好话。737年四月,杨洄再次向武惠妃诬陷李瑛和李瑶李琚,称他们三人与太子妃薛氏的哥哥薛锈共谋异事,武惠妃便设计以宫中有贼为由,召李瑛三兄弟帮忙,李瑛没有犹豫就和弟弟及薛锈穿甲胄入宫。结果李瑛一进宫,武惠妃和杨洄便向李隆基禀报说:“太子跟二王要谋反了!他们穿铁甲进宫了!”李隆基派人去察看,发现果真如此,就把李瑛抓了起来,又找来李林甫商议,李林甫则说:“这是陛下的家务事,不是臣等应该干预的。”于是,李隆基将薛锈赐死,废李瑛三兄弟为庶人,过了十五天后,李隆基再下诏赐死了三个儿子。李瑛死后不久,武惠妃起了疑心病,称常见李瑛三兄弟的鬼魂,最后病死。武惠妃最终也没能让儿子李瑁成为太子,然而李瑁的王妃杨玉环却被李隆基夺走纳为妃。李瑛当太子已经二十多年了,从来没出过什么大错,而李瑶和李琚更是以学识著称,三个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被父亲赐死了,确实令人惋惜……参考文献:《旧唐书》一:唐玄宗和儿子同一年死
唐玄宗李隆基,是大唐历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帝王。可已年逾古稀的李隆基,为何让儿子唐肃宗给他进献100位美女?蹊跷的是,得到100位美女之后,唐玄宗与唐肃宗两年之后共同离世。
说起李隆基,就不得不讨论差点让唐朝断档的安史之乱。李隆基执政初期平定内乱,将盛世王朝推向巅峰,也被后人称之为“开元之治”。然而,执政生涯后期的李隆基贪图享乐,安史之乱或许就是这位皇帝一手促成的。等到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李隆基被迫退位,儿子唐肃宗与大将郭子仪收复河山。此时,李隆基“心不甘,情不愿”将皇位让给了儿子唐肃宗。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