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用一句话介绍你读过鲁迅
坊间流传着一个段子,中学语文学习有三怕:
「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2017 年我从美国毕业回到北京,成为一名公立学校的高中英语老师。彼时的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三年后的我会站在探月学院的讲台上,以一名语文老师的身份、带领学习者直面「最不受学生欢迎」的作者——鲁迅先生。
在探月的第一个学期,我到底应该为学习者们带来什么样的汉语言文学课程呢?
我琢磨了整整一个暑假。
是该从《诗经》到李杜盛唐学习赏读诗词?还是该从浅近的当代通俗文学激发阅读兴趣?抑或是先从现代经典文学中培养阅读审美意识?还是该聚焦信息素养或论述说理的思维能力?
我回忆自己与文学打交道的历程中那些里程碑式的转折点,鲁迅先生的名字一下子跳了出来。
我记得大一的现代文学史课上,教材的第二章就是鲁迅先生,老师更是要求我们所有人的期中论文都必须写基于鲁迅作品的文学研究。
起初,我带着不解甚至是不悦接受了这个任务。
说起鲁迅先生,他的重要性从语文课本里的许多篇目就可见一斑,我却从头到尾只觉得这位先生的文章晦涩难懂、不知所云!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全段背诵的景物描写,到《记念刘和珍君》中不明觉厉的「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还有阿 Q 和他可笑滑稽的精神胜利法……他都在写什么奇怪的东西啊?完全不懂。
可是就这么在作业的驱使下,我第一次翻开了课本之外的鲁迅作品、硬着头皮读了下去。
没成想,这一读就着了迷,才知道原来在课本上「文学家、思想家、***家」这些空洞的标签背后,是一位怀着对人性最美好的愿望、却在洞悉了最冰冷的现实后,依然踽踽独行的勇敢的「人」。
通过写论文,我读懂了这位「横眉冷对」的先生笔下的家国情怀,和他内心对社会进步的理想的坚持。
「鲁迅」这个名字从此在我心里有了真实而沉甸甸的意义。
那一次我感受到,获得关于一个作者的真实认知,不应该来自于课本上需要背诵的文学常识和割裂的文章片段,而应该从翻开他的文集、阅读他的文字开始,从作品出发去了解他的时代和人生、他内心真实的企望和悲喜。
这是我自己和鲁迅相遇的故事,也是我第一次透破文学的皮肤、触碰到阅读内核的体验。
那之后我面对曾经因为不解而抗拒阅读的文本和话题,都多了开放心和好奇欲。这份心境引领着我在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抽丝剥茧般地读了一本又一本被认为枯燥晦涩的原典,也让我在之后的每一段岁月中都可以在厚厚的书页里找到阅读大部头作品的幸福感。
回顾自己语文学习的经历,我愈发觉得那些在中学教室里抱怨鲁迅「莫名其妙」的时光不免是一种遗憾。
在精神最焕发、思维最活跃、生命里最蓬勃的日子里,如果都能用来读书、读经典的书,如果能够真正读懂鲁迅作品般具有极强思想性与文学性的书,那我是否会带着更多对自我与社会的觉察面对之后的人生呢?
而探月恰好是这样一片适合的土壤 —— 在我们的素养模型中,东方人文学部将要交付的核心素养,不仅有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文本阅读分析与写作输出能力,还有自我认知和批判性思维、社会意识及家国情怀。
于是我想,我们的学习者们如果能在中学阶段就能做这样一些严肃阅读的尝试、在读懂文本的过程中获得阅读与思想的双重试炼,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吗?
那么我们的现当代文学课,不如就从最难读的鲁迅先生开始读起。
说是读鲁迅,我们的前两节课却读了另外两位作家的作品:一篇是余华的《鲁迅是我这辈子唯一讨厌过的作家》,和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在第一篇中,余华先生回忆了自己对鲁迅认识的几重转变,从起初对***中「***符号化」的鲁迅不解甚至是排斥、到重读鲁迅后才理解了其作为一位作家隐藏在著作中的「伟大的叙述」。
「我有口无心地读着语文课本里鲁迅的作品,从小学读到高中,读了整整十七年,可是仍然不知道鲁迅写下了什么?我觉得鲁迅的作品沉闷、灰暗和无聊透顶。」
余华笔下自己早年阅读鲁迅的体会,不正是当代无数学生在语文课堂中读鲁迅的真实内心写照吗?而他在重读鲁迅后的转变,正和我认识鲁迅的过程不谋而合。
在和学习者们共读这篇文章后,我们共同完成重构对鲁迅先生认知的第一步:这一次,我们要把他作为一个作者、而不是「***符号」来阅读,一起来发现隐藏在他作品中的宝藏。
第二篇文章,回忆的是鲁迅先生在生活中的鲜活形象 —— 他待人的真诚热心、对自家孩子的宠爱、在病中坚持写作和回信的勤勉执着……
我们对鲁迅先生对认知又多了一层:他不只是一位作者,在作品之外、他还是一位活生生的人。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
基于这样的认识、带着好奇和期待,我们开始了阅读鲁迅的旅程。
上学期课程的主体由四个单元的内容组成:
第一单元,我们通过阅读《朝花夕拾》来认识童年鲁迅,同时学习回忆性散文的阅读与写作方法;
第二单元我们进入鲁迅小说艺术与思想世界,精读《呐喊》中的《自序》、《狂人日记》、《孔乙己》、《药》等篇目;
第三单元是非常有挑战性的杂文。我们共同阅读并精细梳理了鲁迅杂文的行文脉络和其中深刻的社会洞察,体会鲁迅作为一个「***家、思想家」的***性与思想性真正所在;
第四单元也是最后一单元,我们进入《野草》这部散文诗集,一起解析鲁迅寄寓在《死火》、《影的告别》、《过客》、《蜡叶》中的生命哲学。
和学习者一起去鲁迅博物馆
课程框架搭起来容易,真正落到教学中却遇到了重重难题——学习者们在鲁迅先生问白夹杂、典故层出不穷的语言风格中读得举步维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Angela 和 Amber 两位同学主动担当起助教的工作,协助我在备课的过程中进行文本难解字词和典故的注释工作,帮助大家疏通文本阅读的第一层障碍。
可是问题还没有解决。鲁迅先生的作品令人生怕的原因不只是字词晦涩,更在于其思想的深度和表达方式的迂回曲折、充满艺术象征手法。这就出现了下面的情境: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词都了解,却还是读不懂整篇文章。不要说学习者们了,连我自己在重读这些作品时,也往往要将文本打印出来随身带着许多天、通过无数遍阅读和写满纸页的批注来厘清文章的真正意涵。
这让文本教学难上加难,使得我在学期中无数次懊恼自己开学时被热血冲昏了头脑,为啥选定了这个教学内容?这不是给自己挖了个天坑嘛!
来源:刘春杰工作室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学习者们却异常给力。
在开学初我们就建立了课前阅读文本,并完成回应、联想、提问等读书笔记的规范。这个任务在第一单元《朝花夕拾》时并不难办,毕竟不论是《五猖会》中被父亲按住背书不能去看赛会的痛苦,还是《阿长与山海经》中从长妈妈手中收到最爱看的小人书的喜悦,还有《父亲的病》中爸爸去世的悲伤以及对庸医的愤恨,这都是容易连接的情感。
但是到了第二单元的小说和第三单元的杂文,学习者们开始遇到了巨大的困境。譬如说《狂人日记》到《灯下漫笔》中鲁迅反复强调的「吃人」的母题读起来就非常魔幻,鲁迅在写作中常用的反讽、隐喻、象征等手法,更是让大家读的一头雾水。
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坚持在课前完成文本的阅读、努力思考和回应我提出的问题,并把自己的不解和质疑写在作业中。
在读到《狂人日记》时,我提出了两个课前思考问题,学习者可以选其一进行回答:
- 鲁迅所说的「吃人」,其内涵是什么?为什么?
- 「狂人」真的发狂了吗吗?为什么?
对于第一个问题,Sabrina 别出心裁地从心理学诊断的角度分析「狂人」是否真的发狂了,写出了一篇有理有据的「病历分析」;
Kiwi 针对第二个问题,分析了小说序言埋下的伏笔:
「我觉得最为恐怖的还是……看完全文再回到开头,「狂人」也变成了「正常人」,最终也被社会的封建礼教「吃掉了」。这种前后分裂的对比性互相嘲弄着,让人不经打了个寒噤。」
Emma 则提出了她的思考和困惑,直指小说的中心主旨:
「在那样一个吃人的环境中,该怎么分清到底谁是狂人呢?真的只是「我」为狂人吗,是「我」狂,还是这个社会病了?」
最可爱的是,他们中的好几位在作业最后还不忘真诚地添上一句:瑞秋我真的看不懂,我尽力了。
鲁迅《狂人日记》封面图,来源网络
在课堂上,为了让学习者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我们较多地采用了「圆桌讨论」的形式,鼓励大家从彼此在课前写出的「发现」和「问题」出发,来一起完成文本的分析和解读。
我常常发现,这些可爱的同学们一边吐槽文章难读,一边又每每在课上给出精彩的发言。他们一会儿提供更多文本信息支持彼此的论证、一会儿又互相据理力争地驳斥起来,一会儿又一起抓耳挠腮地琢磨着文中一个词句的意思,然后向我投来求助的眼光,而我一个新的提问可能又会激起他们新一轮的讨论。
在阅读第一篇杂文《论「他妈的」》时,学习者们就是这样从初阅读时的不解与迷惑、在讨论中层层深入地剥出了鲁迅先生对于门第制度和刻在人们心中的等级意识深深的不满与批判。
接近 90 分钟的课程中,我所做的几户全都是辅助工作:不断地把他们的想法写在白板上、使得他们的思路有所记录和呈现,和他们在讨论卡住时偶尔提示、推动讨论。
那天的板书乱极了,但是我知道学习者们在自己脑中已经形成了对这篇文章的完整理解。他们将带着「我读懂了一篇超难搞的文章」的满满成就感走出教室、面对以后的文本阅读 —— 而这正是我想要的。
全面使用能更好地展示学习者能力与素养的「表现性评价方式」,来取代传统的考试测验,是探月学院在课程设计上最重要的尝试和突破之一。
2020 年秋季我作为新教师参加入职培训时,就在朝克和张阳老师的带领下对表现性评价进行了深入的学习,并基于此进行了本学期的课程设计。
在任务设计中,我们尝试着创设尽量真实的任务情境和项目,让学习者可以运用课堂内的所学来完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或解决一个的问题,而这个作品又会最终走出校门、展示在真实的观众面前抑或是对社会产生实际的影响。
这可以让学习者可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进行知识的获得与应用,而不仅仅是为了完成「被安排」的作业或是应付躲不过的考试而学习。
并且,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给学习者提供详尽的「Rubric 评分标准」,用来进行任务的拆解和演示。这些重要的脚手架可以帮助学习者在「最近发展区」内作业,在完成高质量作品的同时获得持续的学习热情。
上学期汉语言文学课程中文本精读的 Rubric(部分)
具体在阅读鲁迅这门课程中,每一单元都根据教学目标和所阅读的文本匹配有输出型的表现性任务,如第一单元的回忆性散文写作、第二单元的小说解读文稿及视频、第三单元的说理写作和第四单元的散文诗创作。
第二单元的小说解读任务是我和学习者都非常喜欢的。在这个任务中,学习者可以从鲁迅的《呐喊》或《彷徨》中任意选择一篇小说进行解读赏析,在完成文稿后、制作成视频上传到 bilibili,以帮助更多的观众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
学习者选择的小说篇目五花八门,有较为熟悉的《阿 Q 正传》、也有课本里没有出现的《明天》和《头发的故事》,还有鲜明鲁迅风格的《孤独者》、《在酒楼上》;他们依据所给「文本细读」评分标准中的主题与中心思想、作者的观点与目的、发展、结构、用词选择等几个维度对小说进行了分析,并制作讲读视频。
一直认为自己阅读和写作是弱项的 Angela 写出了几千字的长文、几年没有读汉语文学的 Emma 读出了小说复杂的对照结构。
在视频的表现形式上他们更是发挥出了独有的创造力:
Kiwi 使用的是自己的手绘配图;
Sab 运用红黑色块和线条展现出丰富的情绪;
Laila 抓取了有效反映小说中心主旨的关键词;
Amber 在讲解中设计了问答互动的环节;
Stan 则独树一帜地用说唱歌曲的形式来表达他的阅读感受与思考……
一个学期的课程下来,学习者们一共阅读了约 20 多万字的经典作品、写作了几万字的大小习作。在这些数字之外,我透过他们或成熟或稚嫩的一件件作品中,看到了每一个人的思考和成长。
他们从读不懂、到可以独立地对文本进行解读和分析;从写不出、到可以提出自己鲜明的观点并有理有据地进行论证;每一次任务初稿完成后,他们还会基于同伴和我的反馈对作品进行反复迭代,这其中又碰撞出许多可贵的火花。
这一切都令我欣喜。
在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上我们讨论了感想和收获,让我看到学习者们也感受到了自己的变化。他们写道:
「自从我小学五年级离开公立学校以后我就没咋学习过语文。这门课读了非常多的现代文学文章,而且做了很多的文本分析,我觉得我看其他的文章轻松很多……」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认认真真的读鲁迅的文章,并且进行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从他的文字中,我感受到了接地气、幽默、特别爱笑的人,这是我以前从来没想到的。」
「大概是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到了鲁迅……跟作者有思想共鸣特别爽,也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我学到了一堆东西。非要说最大的收获可能是打开了我对希望与绝望,活着和死的思考。」
在学期结束后,我不断地问自己,这门课算是成功的吗?我是否真正达成了自己最初的教学目标呢?
在某种程度上是的吧。
学习者们这堂课走出去,在阅读汉语言文学时会带着更强的感受力和理解力,在用汉语进行表达时会有更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法。
然而更重要的是,在未来他们面对更多像鲁迅先生的作品一般有些晦涩难懂的严肃文本时,可以多一分「我能读、我能懂」的勇气,安静地坐下来、认真地读书。
新的一个学期即将开始,我也会带着来自学习者们的反馈和自己思考开始新课程的设计与实施,继续带领年轻的心灵打开汉语言文学的世界、阅读更多经典与精彩的作品。
「教」与「学」都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我们在过程中相遇、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