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的故事有哪些
文/山鬼(明清史研究团队原创作者)
紫禁城自古以来就是皇帝的秘密领地,至今都保持着一定的神秘。就在这些宫殿之间,有着许多与我们平时的认知不同的事情,比如皇帝、太后以及皇后,在与本应当属于他们居住的宫殿都有什么样的趣事呢?
乾清宫作为后宫之首,是皇帝在后宫地位的最高体现,在雍正皇帝之前的明清两代皇帝基本上都是以乾清宫作为寝宫的。乾清宫面阔九间,在屋内又隔为三层,每层之间用楼梯相连接,并且在每一个单独的小隔间都有锦帐遮挡,作为皇帝的寝宫自然是富丽堂皇,不用细说,但令人奇怪的是乾清宫竟然有二十七张皇帝睡觉用的龙床。
(乾清宫满汉双文匾额)
古人云:一日不过三餐,夜眠不过七尺。纵然皇帝要比平民奢侈,可是二十七张龙床也实在是骇人听闻。那么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促成了这样的情况产生呢?在嘉靖二十一年,宫女杨金英等十几人,为了供应皇帝炼丹修道,需要每日为皇帝采集露水,并且长期提供自己的“月事”即月经给皇帝炼丹服用,在长期的生理和心理的煎熬之下,这些宫女也开始了她们的反抗行动。
(皇帝装饰华丽的龙床)
皇帝作为天子尊贵不已,可是在提倡以孝治国的明清两代,皇帝的母亲(也包括养母)皇太后,自然成了皇帝家庭中的大家长。受《还珠格格》的影响,在印象中,皇太后似乎都是住在有小黑屋子的慈宁宫中的。可真实的情况却是,在大清入关之后,除了孝庄皇太后,就再也没有皇太后入住过这里。
慈宁宫是明代兴建的,从诞生之日开始,就是皇太后的寝宫,这个制度一直保持到清代的孝庄太后逝世。由于康熙皇帝跟孝庄皇太后(其实应是太皇太后)感情深厚,所以在孝庄死后,一直将她的尸体停放在慈宁宫中,并且计划将她永久的安放在这里,好跟他最亲爱的奶奶一直在一起,最后因为于礼不合,大臣竭力反对才终止了这个计划。而后来的诸位太后也因为孝庄在此停尸时间过长而觉得晦气,再加上宫中各种诡异的传闻,更是让太后们避之不及。
(清末被废弃的慈宁宫长满野草)
但最重要的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清朝的太后们年纪一般都较大,住在空旷冷落的慈宁宫中不太舒适,所以很多太后,会选择新的宫殿居住,比如乾隆为他的生母崇庆皇太后所建的寿康宫,而像道光的继母恭慈皇太后,和咸丰时期的康慈皇贵太妃以及晚年的慈禧太后,这些人大都会居住在远离皇城的圆明园和颐和园等地。而被闲置的慈宁宫,在清代中晚期就成了安置一些不受宠的妃子和先帝的遗孀们所居住的地方了。
在这些皇太后中,她们大多数人的一生还会与一个地方产生关联,那就是坤宁宫。但在清代以后这里就已经不再是皇后们的寝宫了,这里只是她们与皇帝洞房的地方,但她们也只能在这里住两天,之后就要另行选择宫殿,搬迁过去,因为这里还有最重大的作用,那就是祭神。
(皇帝大婚时与皇后的第一夜就是在此度过)
由于清朝统治者是关外民族,所以他们主要信奉的就是萨满教,而坤宁宫就成了入关之后他们在宫中举行萨满教的宗教仪式和祈福的地方了。坤宁宫里面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宗教元素和宗教法器,这里有满族人的神杆和神铃,还张贴有佛像以及关羽的画像,就在这种不伦不类的宗教场所还有一种似乎与宫中氛围更加格格不入的祭品,那就是猪。
根据《清史稿》和《国朝宫史》记载,坤宁宫不但在逢年过节的时候要向各路神灵献祭,平时每天也都不能少,或许是与满洲旧有的风俗有关,这里最好的祭品就是肥猪和大米。每天都会有人从宫外送到坤宁宫两头活猪,就在坤宁宫内杀猪,随后将猪头和猪肝分别放在神像两边的银盘子里供奉神灵。而猪耳朵也会在之前被割下来,用在当做酒杯,盛满之后同样放在神像之前。
(坤宁宫用来煮肉的灶台和三口铁锅)
坤宁宫除了杀猪还有三口昼夜不停火的大铁锅,其中两口就用来煮肉,另外一口则用来蒸米糕。有趣的是,这些猪肉在煮的时候都不能放任何调料,只能白煮。煮好的肉成为“胙肉”,同时这些肉在煮好敬完神以后皇帝还要分给受宠信的大臣吃。由于是给神吃,这些没有任何味道的猪肉吃在嘴里的味道也只有那些大臣知道了,因为皇帝是天子,所以还是被神灵允许,稍稍沾一些盐来配着吃的。
更新于:1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