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
您吃了这么多年的大闸蟹,真的了解他们么?
今天,种子帮小编带大家了解大闸蟹到底是如何繁育出来的。
目前市场上的大闸蟹基本都是人工养殖,而我们人工养殖大闸蟹,彩奇网,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蟹苗繁育,蟹种养殖和成蟹养殖三个阶段。
今天,我们详细介绍蟹苗繁育。
我们在繁育大闸蟹的时候,通常都选择金爪黄毛,青壳白肚,而且步足完整,螯足健壮,体质健壮肥硕的长江系中华绒鳌蟹,当作我们哺育蟹苗用的亲蟹。
我们在养殖亲蟹的时候,一般都是在每年的12月份左右,将选好的体格健壮的亲蟹放入养殖土池中。养殖亲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密度,把密度维持在每平方米两到三只,如果养殖密度过大的话,可能会影响亲蟹的品质。除了一定要保证养殖的密度之外,同时还要注意,雌蟹和雄蟹一定要分开养殖,幸免自由繁育。
亲蟹养殖投放饲料的时候要在傍晚时分,投放的饲料重要为螺丝,杂鱼等等营养丰富的饲料。因为亲蟹在发育的时候需要大量的营养。亲蟹在发育繁殖腺的时候,重要是从肝部获取能量,而亲蟹摄入的能量都重要积攒在肝部。所以说一定要亲蟹繁殖哺育的时候给予他足够的能量。
在每年的1~3月份之间,亲蟹可以进行人工促产。亲蟹在盐度范围8‰~33‰的水域内,可以正常的生长,并且能够良好的交配。而最适合亲蟹交配的盐度则是在比较居中的16‰,所以说,交配的时候一定要控制亲蟹生长水域的含盐量。
亲蟹交配的时候,一般都按照2:1的比例将雌亲蟹和雄亲蟹一起,放入同一个土池中,它们一旦受到有盐度的水刺激,尤其是盐度合适的海水刺激,它们就会开始繁衍后代。
一旦交配完成。这就需要我们将雌亲蟹捞出土池,因为雄亲蟹可能会继续干扰雌亲蟹的产卵导致卵块剥落,剥落的卵块就不能成长为蟹苗幼体了。新的土池都是抱卵的雌蟹,交配产卵之后雌蟹一只就能够怀抱多达,几十上百万颗受精卵。
这时候开始孵化的雌蟹就叫做抱卵蟹,当繁蟹苗的步骤到达这一步的时候,就是大闸蟹蟹苗生殖环节中最为关键的时候。这个时候投放的饵料质量要比之前更好,投放的量也要更多,最好以肉食为主。虽然说大闸蟹是杂食性动物,无论是生熟荤素,甚至是腐烂的食物它都会吃。
但是新鲜的肉食能够给大闸蟹提供更加优质的能量,同时也会减少大大些患病的几率,最重要的是,研究表明大闸蟹还是更喜欢吃新鲜的肉食。所以投放肉食性饵料能够增加抱卵蟹的积极性。且一定需要保持水池种的氧气含量。
抱卵蟹抱卵半个月到一个月之后,这时大闸蟹的受精卵胚胎已经基本发育完成,这时将会陆陆续续分批次的将大闸蟹幼体排出腹部。
这时我们就可以将保抱卵蟹装入网笼,然后将其放入幼体哺育池,因为网笼带孔,所以雌蟹不会从中逃出而受精卵则会从网孔中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