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打卡科普“象牙塔” 体验科技“最前线”

2024-09-14 09:55科技之最
广东省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众多参观者来此学习科学知识。广州市科协供图

参观广州科普基地,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

春风含笑,在荔湾青少年宫通过冰冻鲜花等实验,激发求知探索欲望;夏木扶疏,造访赛莱拉干细胞科普基地,在细胞分化中了解生命由来;秋风送爽,前往珠江饼业广式糕饼(月饼)科普基地,通过DIY月饼调出广式“甜蜜”;岁暮烟火,于广州科普花市遇见千姿百态的“科技之花”……

在广州,科普开放日、科普游等系列活动让科技、产业的发生地不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这些科普活动如同一扇扇打开的窗户,让前沿知识与精深文化变得触手可及。

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广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充分挖掘、整合广州地区重点高校院所、企业场馆等各类科普资源单位,通过展览展示、讲解讲座、实践探索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2022年至今,市科协共发动330家科普资源单位,组织开展广州科普开放日活动超3600场,受众逾1380万人次。相关活动的开放力度、时间跨度、传播维度均开全国之先河,推动广州科普活动形成全年不断线的开放格局。

南方日报记者 ***程 黄楚旋

走进科学

基地大门“常打开”

威武霸气的姬兜、孔夫子锯锹甲,还有国内体型最大的佛䗛……看到这些昆虫,参观者们发出了惊叹。一年之中的不同季节,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普基地都会迎来校内外师生市民,开启户外自然课堂与昆虫科普之旅。

“昆虫的世界里有着无穷的奥秘和乐趣。”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副教授何晓芳举例谈到,“昆虫起源于4亿年前,是地球上种类最繁多的类群。我们带着小朋友亲身体验,更好地让他们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概念。”

何晓芳介绍,华南农业大学昆虫学科普基地由昆虫博物馆、昆虫学实验室、户外树木园生态昆虫区三个部分组成。参观市民可以自由选择户外生态教育、室内标本观察、宠物昆虫互动、昆虫标本制作等多种科普形式。

在广州科普开放日,市民群众有机会进一步“走进科学”。广州坐拥华南地区最为集聚的科教资源,为进一步推动全市科普资源开放共享及科技资源科普化,市科普办在全国首创资源覆盖全市、时间跨度全年的广州科普开放日活动。

“全市符合开放条件的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各级科普基地、广州科普游项目承担单位、各成员单位和各区所属科普资源单位,都要免费向市民开放。”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不同单位的开放日活动各具特色。”

如瑞因生物科技(广州)有限公司通过开放基因检测实验室、细胞工程实验室、基因大数据中心等,解锁基因遗传密码;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开放了目前国内收藏标本种类和数量繁多,并富有热带海洋特色的大型海洋生物标本馆;广州风行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开放牛棚、自动化挤奶车间、实验室和乳品加工车间等,让市民了解牧场生产和奶牛饲养过程,亲身感受到节能减排的意义。

在科普开放日等活动的统筹下,全市科普资源单位成为链接科学与公众的桥梁,构建起政府、社会、市场等协同推进的社会化科普大格局。

翻开月历

全时全域“不断线”

在地震灾害体验屋,孩子们瞬间“穿越”到杂乱危险的地震现场;带上VR眼镜,各种惊心动魄的灾害情景迎面而来。此时,提示音传来——这是中国石化华南安全仿真与实操培训基地(下称“培训基地”)的讲解员在指导如何避险。

在最新一期广州科普开放日上,培训基地依托主业,开展了石油勘探、开采、炼化等知识科普,以及防震减灾等自救技能。这是广州科普开放日日常开展的缩影。

当前,广州市民群众参与科普开放日的“触达性”已有了充分的保障。

全年“不打烊”——广州科普开放日汇聚全市科普资源,形成“科普月历”,每月28日统一发布次月开放信息,为市民定制科普路线。今年,市科协携手230家科普资源单位,于寒假期间开展广州科普花市特色开放日活动,打造“春节去哪玩”科普地图、“齐乐龙龙”科普专线、“花城寻龙”科普集赞三个活动专题,并结合植树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节假日推出多条主题特色科普专线。

全市“不断档”——市科协广泛发动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各级科普基地、各级科技单位积极参与,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健康等广州市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让遍布全市的科技资源转化为市民群众的科普盛宴。

全域“不掉线”——市科协积极回应市民科普需求,打破时空限制,开发制作“科普云游GO”,将科普资源搬到线上,广泛运用线上讲座、VR体验等方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传播手段,让市民群众随时随地畅游科普海洋。精选60家活动单位,制作公益性科普短视频,以信息化手段打破传播壁垒;面向五大人群开展进校园、企业、园区、乡村“四进”活动,形成科普与公众的良性互动。

“活动自2022年5月启动以来,每年做好计划、总结、培训及选树宣传,逐步形成了长效机制。”市科协有关负责人介绍,全时、全市、全域的科普开放日活动充分激发了全社会参与科普的热情,有力推动广州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收获体验

接触前沿“零距离”

步入广东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仿佛置身于仙气飘飘的“魔法世界”——科普导师正在展示“神奇的干冰魔法”科学实验:将热水加入装有干冰的容器中,干冰通过快速吸收热量,由固态幻化为轻烟袅袅升空,整个过程壮观而奇幻;通过“立体手模DIY”,孩子们不但能将自己胜利的手势成功克隆出来,还学习了与其“异曲同工”的先进工业生产铸造技术的原理。

“研究所探索通过寓教于乐、深入浅出的形式,开展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的活动。”省科学院智能制造研究所科教中心主任张婉文介绍,希望向广大公众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普及科技知识,让大家通过走进科研院所,了解我国前沿科技的创新成果。

例如,该所亮相、展示了粤港澳协同创新成果——智能喷雾机器人、LPG油罐检测及数据分析智能机器人和机场助航灯自动维护机器人。其中,后两项成果分别获得了2023年和2024年的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银奖。

诸如此类,科普基地里内容常新、精彩不断。市民群众置身其间,可以零距离感受前沿成果和当代科技的魅力。

今年,广州科普开放日计划全年共组织活动单位112家,开放约1万个活动名额。全市市民均可通过广州市科协官方网站、科普广州微信公众号及网站等渠道自愿报名,中签即可免费参与活动。目前已开展的6、7、8月三期活动报名总人数33000余人次,活动参与市民约5400人次。

这是知识的传授。通过广泛开展趣味科学实验、科学竞赛、急救培训等交互式科普,传统的“灌输式、讲座式”单一传授模式向“选择式、体验式”的互动模式转变。

这是智慧的传递。在创意谷数字3D科普馆制作属于自己的产品,在广州大学探索光电世界,在广州市电化教育馆探寻算法的秘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智慧的启蒙不再遥不可及。

这是精神的传承。广州科普开放日联合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一批科学家精神主题文旅线路,将科技创新、劳动精神和科学精神融入科普育人全过程。

别开生面的活动、别出心裁的内容、别有洞天的情景……当全市科普资源被激活,市科协通过广州科普开放日、广州科普游等一系列科普惠民活动,持续为推动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 排行榜

    60元以内的,热门白酒,选购建议:真喝过的体验

    60元内,能买到的热门白酒,品质众说纷纭,其实很多都是广告。经常听说:每个人的口感不一样,对酒的评价就不一样。这是搪塞顾客的借口,这种酒的品质通常不高;一款品质好的酒,有些人会不喜欢它的味道,但绝对不会说酒的品质不行;不同的生活方式会影响口感的喜好,但那些让味蕾有愉悦感的味道,都是有规律,有舒适范围的..

    2025-04-10
  • 科技之最

    重磅!我国发现新矿物,航天军工震撼!内蒙古绽放科技创新之光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文|霏霏侃编辑|霏霏侃在内蒙古的荒漠深处,一场科技革命正悄然酝酿。我国科学家发现的这种新矿物,不仅是地质学上的重大突破,更是航天军工领域的潜在变革者。这种被命名为内蒙矿的新物质,以其卓越的物理化..

    2025-04-09
  • 建筑排行榜

    上海十大必打卡地标建筑,东方明珠居第一位

    上海的经济十分发达是我国有名的经济城市,也有魔都的称号,也是无数年轻人怀揣梦想的地方。如果想直观感受上海的城市风貌,深度体验它的过往与当下,有十个地标式建筑是你不可错过的。今天巴拉排行榜网小编就来列举下上海十大必打卡地标建筑,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建筑在榜单上吧!上海十大必打卡地标建筑一、东方明珠广..

    2025-04-07
  • 世界奇闻

    月壤将送往美国跨国合作点燃太空科技热潮,开启人类宇宙探索时代

    来自全球范围的跨国合作即将引爆太空科技热潮,我们即将迈入人类宇宙探索的全新时代!震撼登场!月壤将送往美国,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世界各国的努力和科技共享下,一支由数十位科学家和工程师组成的国际团队成功地计划并实施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任务——将月壤送往美国。这是迄今为止最为庞大、最具挑战性的太空..

    2025-04-06
  • 科技之最

    人物传记系列之——郭永怀:以生命铸就的科技丰碑

    序章:星陨长空,精神永驻1968年12月5日凌晨,北京西郊机场的玉米地里,一架坠毁的伊尔-14飞机残骸中,两具焦黑的遗体紧紧相拥。当救援人员奋力分开他们的身躯时,一个保存完好的公文包赫然呈现——里面装着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的关键数据。这位以生命守护国家机密的科学家,正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他的牺牲,成为新中..

    2025-04-05
  • 百科大全

    边用边充影响手机体验吗 要不要边充电边玩手机

    充电时玩手机对电池有伤害的说法大家都听过,因为使用不正规的充电器确实会缩短手机电池寿命,而当手机出现发烫现象时,也最好要在关机后放在通风处等待降温。那么边用边充影响手机体验吗?下面八宝网小编带来介绍。边用边充影响手机体验吗相信大多数人都有过边充电边玩手机的经历,不同手机在充电时的发热程度、流畅度、电..

    2025-04-05
  • 科技之最

    AI冲击下,大学如何站在科技创新最前沿?听听复旦同济校长怎么说

    AI时代,大学如何站在科技创新的最前沿?7月4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科研范式变革与产业发展”主题论坛,复旦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力,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庆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枫,上海科技大学副教务长虞晶怡,展开精彩对话。复旦大学副校长姜育刚担任对话主持人。【大学能否仍然..

    2025-04-04
  • 世界奇闻

    我支持月壤应该送给美国:科技无国界,共同推动人类探索宇宙

    导读谈到了关于共同研究月壤的话题,提到了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和东方大国的“嫦娥”探月任务,分别代表着不同国家在月球探索领域的成就。想知道这两个探索项目的故事?快继续往下看!共同研究月壤有人提出认为月壤属于全人类,应该公开分享,支持将部分月壤送给美国进行研究。认为月壤的研究不应该被国家间的博弈所局限,..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