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送礼陷入了“怪循环”,给别人送了,而自己不办,只能认赔。
2024-09-11 09:55世界奇闻
“份子钱”变了味,真的是让农民不堪重负。
曾经,看病就医、上学就业、结婚生子是农民最重要的花费,然而时至今日,“份子钱”已经成为了农民不得不重视的一项重要花费。
那么这究竟是礼尚往来,还是单纯为了收钱?
而现在农村各种各样的送礼名目让人眼花缭乱,而有的孩子上学要办酒席,搬家也得要办酒席,过生日要办酒席,买车也要办酒席,可是只要你愿意,各种各样的大事小事最终都可以向办酒席上凑,在过去吃个酒席,图个热闹和高兴,礼金多少也不重要,大家各生欢喜,然而现在动不动就办酒席,在吃完上家吃下家,赶场送礼。
可是“无事酒席风”让农民深恶痛绝的原因还是在于很多人办酒席的目的并不太单纯。很多人办酒席名义上“邀请去做做”,然而农村人都懂,而这种场合绝非是坐坐那么的简单,却肯定不能空着手去,然而不去又怕得罪人,真是两头都为难。
而当下农村的送礼习俗已经陷入了“怪循环”,别人无事成酒席,自己赶场送礼,如果要是轮到自己不办的话,很明显送出去的钱是收不回来了,只能是认赔,一算二算的,不办最不划算,因此自己家也办,你这么想,别人家也这么想,一来二去的,酒席越来越多,从而礼也就越送越多。
为了从根上解决这个问题,还是得发挥外出约束和村民的自觉作用。一方面发挥农村红白理事会和村规民约作用,加强农村酒席风气的管理和约束。另一方面,要从自我做起,坚决抵制,从而推动这种风气逐渐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