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光明时评】展示中国科技创新最“深”实力

2024-09-01 09:50科技之最

【光明时评】

作者:申峥峥(北京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北京时间8月18日11时许,抵达西太平洋首个作业区的“蛟龙号”,搭载2024西太平洋国际航次首席科学家许学伟、潜航员齐海滨和张奕完成航次首潜。这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首台7000米级大深度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的第300次下潜。“蛟龙号”在世界瞩目中再次展现了中国深潜的实力。

向深水区挺进,啃难啃的骨头。近年来,“蛟龙号”不断刷新中国深度,为世人带来源自深海的中国故事。这些故事背后无不凝结着中国精神,浓缩着中国经验。未来,我们要在创新驱动轨道上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就必须进一步把这些优势充分彰显出来。

“蛟龙号”的成功,离不开新型举国体制重要支撑。“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在一些对国家民族产生深远影响的重大科技创新研究上,举国体制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蛟龙号”在国家“863”计划的支持下,调动100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的力量,吸纳众多不同领域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可以说,没有高效的组织动员体系和统筹协调的资源配置模式,就不可能有“蛟龙号”频频刷新的中国故事。这再次生动说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持续深入推进新型举国体制,是实现重大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只有把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都调动起来,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力量、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建制化、协同化,才能打造更多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战略、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创新“国家队”,才能使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在前沿交叉领域成为开拓者,力争尽早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宝贵的中国经验和中国优势。在重大科技创新领域,尤其需要有开放的世界视野,具有国际合作共享的格局和胸襟。此次“蛟龙号”科考任务创了两个“中国首次”:首次搭载外籍科学家下潜作业;有联合国批准的、中国唯一一个聚焦深海的大科学计划开展的首次大洋国际共享航次。人们看到,当“蛟龙号”返回海面后,为之激动的人群中,还有众多外籍科学家。今天,我国已经逐步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研发体系和工业体系,生产力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科技领域的国际合作和开放共享,对于推动人类社会科技进步,更显珍贵。《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鼓励在华设立国际科技组织,优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社团对外专业交流合作管理机制”。相信这些战略举措,必将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科技创新进一步增添活力。

科技创新离不开深厚的文化底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几代科技工作者通过接续奋斗,铸就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科学家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等。这些精神的背后,是深刻影响我国综合国力的一项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这些精神,也共同塑造了中国特色创新生态,构成了鲜明的科技创新文化传统,成为不断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献身祖国科技事业的不竭动力。“国之所需,我之所向”,是科研人员报效祖国的神圣担当,也是众多科研工作者共同的初心。历史沧海桑田,中国科研工作者理想追求和责任担当从未变迁。

“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近代科学和工业***没有在中国发生?”这个“李约瑟之问”,曾经是无数中国科研工作者挥之不去的阴影。而今,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立足于全球科技创新高地,中国科技发展将以实力告诉世人,“李约瑟之问”已经永远成为历史。

《光明日报》(2024年08月28日 03版)

猜你喜欢

  • 排行榜

    中国的十位绝色美女演员的排名,谁是粉丝心目的的首位?

    前言:在当今的影视圈中,有许多优秀的女演员,她们凭借出色的演技和独特的魅力,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和认可。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的十位知名女演员,以及她们的成长经历和代表作品,感受她们带给观众的无尽魅力。一、李嘉欣李嘉欣,1970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曾获得过加拿大小姐的桂冠。她的..

    2025-04-02
  • 商业之最

    隐藏太深看似过气明星,实则“商业巨鳄”,明星们的实力难以想象

    一,在娱乐圈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明星们的身份往往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当我们沉浸在他们在舞台上的光鲜亮丽时,殊不知有些明星已经悄然转身,在商界开疆拓土。胡海泉、杜海涛、黄晓明和任泉,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明星们,如今在商界的成就令人瞠目结舌。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明星的身份很多时候,仅仅是一层表象。在..

    2025-04-02
  • 世界最重

    这个机场只能上午起降!全球海拔最高的6个高高原机场在中国

    7月2日,一架成都航空ARJ21飞机从喀什徕宁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国产商用飞机首条高高原航线成功开航。据介绍,红其拉甫机场标高3258.4米,是新疆第一座高高原机场,也是我国最西端的机场。什么是高高原机场?我国有几个高高原机场,在高高原机场飞机起降有何挑战?高高原机场,有多..

    2025-04-02
  • 科技之最

    如何跨越“死亡谷”?专家共论科技成果转化破局之道

    科学家创业成与败的奥秘、硬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越过死亡之谷、我国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哪些短板……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来自高校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研究机构、专业服务机构及创新企业的顶尖“大脑”们齐聚中关村科技成果转化50人论坛,针对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难点、痛点展开深入剖析与思想交锋。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惊险一..

    2025-04-02
  • 最新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全球三足鼎立,中国排名第十

    在3月31日举行的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会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报告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领先国家科技创新优势突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第10位,接近欧洲主要发达国家水平。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梅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

    2025-04-02
  • 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世界第十

    光明日报北京3月31日电(记者杨舒、董城)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31日在北京发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报告显示,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位居世界第10位,创新资源投入持续增加,知识产出表现突出,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环境逐步改善,有力支撑和引领国家高质量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冬..

    2025-04-02
  • 世界排行

    最新国家创新指数报告:全球三足鼎立 中国排名第十

    中新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 孙自法)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3月31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上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显示,全球创新格局保持亚美欧三足鼎立态势,中国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世界第10位。2024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在世界上的综合排名,相比2012年的第20位提升了10个位次,是近十余年来进步最快的国家,也是唯..

    2025-04-02
  • 世界最贵古董,第一名竟然是中国的!

    古董顾名思义就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上面沉淀了历史文化信息,对今后研究历史有很大作用,有很多已经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可见它们的珍贵性。世界上最贵古董,第一名是中国的,那下面来看一下世界最贵古董都有哪些。世界最贵古董:1、清代花瓶2、达芬奇手稿3、Badminton 柜4、明朝金三足鼎5、钻石王冠6、 GoddardTow..

    2025-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