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一次意外,让这个500万年前的洞穴被发现,里面藏着一群奇怪生物

2025-04-20 11:53世界奇闻

导语

2018年,澳大利亚一次洞窟挖掘活动中,挖掘队员在挖掘洞穴墙壁时,意外地将一块巨石打碎,随后从墙内发出一阵奇怪的声音。

这块石头到底是什么?

会不会是曾经古代文明所留下的遗迹?

甚至从它得到什么重要的信息?

这是一场“野外探险”中的音讯,具有非同寻常的重要性。

发现洞穴。

澳大利亚一处偏远丛林中,专业挖掘队员正在进行一次洞穴挖掘活动。

洞穴出土的物资,令进行挖掘的科研人员们越来越兴奋,原本一天只能进行几小时挖掘,现在却基本上一天都在进行挖掘活动。

在挖掘的过程中,冥冥之中,原本被掩埋的洞穴世界又重见天日。

澳大利亚澳铁公司的高级技术主管大卫·培根本着“宝藏不出门培根开” 的态度,要尽快将洞穴的秘密挖掘完。

为了提高挖掘的效率,他通过遥控机器人代替队员,前往和洞穴一同“探险”。

一次挖掘活动中,遥控机器人在凿除洞穴内部的大石头时,意外地击中了壁,坚硬的大石头被砸碎,洞穴内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

大卫·培根立即驱车前往事发地点,带领队员进行现场查看。

他们不敢贸然靠近,拿着手电筒透过破洞窥视,一端过去,便见到一个巨大的洞穴。

他们在洞穴内搜索了一番,发现了一些奇怪的物质,因此便将这些洞穴内的物质取样进行了研究。

组织一次挖掘活动,他们则会前往洞穴挖掘俩到俩天,为了防止一不小心遇到了什么大物体,如洞穴顶部滑落的岩石等,他们会使用遥控机器人进行挖掘。

结合洞穴研究的孤立性和地处偏远,洞穴在他们的挖掘活动中一直被遗漏。

2011年,澳大利亚澳铁公司要开辟一条铁路,洞穴的所在地被确定为铁路线必须要通过的一处地形。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便在洞穴附近修建了一处临时矿井,将矿石挖出来,然后再运输到铁路线上,这样一来,洞穴就不会受到破坏。

大卫·培根是一名保守主义者,他主张不要破坏洞穴独一无二的原始状态,铁路线可以走远一点,但是洞穴却不能用任何方法进行开发。

对于这一方案,高层颇为赞成,然而洞穴所在的地理环境却很是复杂,一般的开采矿石的办法根本就没法运行。

这一方案很快便被证明不可行,于是高层便让大卫·培根寻找其他方法来保护洞穴原始状态的方法。

作为洞穴研究的高手,大卫·培根认为还是用钻探机器人比较好,于是他便开始研究新的采矿方法。

探洞方法的变化。

在他的努力下,他们终于研制出了一种叫做“嫦娥机器人”的新型钻探机器人,这一机器人可以代替组员们挖掘地下的钻石。

这样一来,他们便可以把洞穴还原为原始状态,除了不想进洞和洞穴内部曝露在外面的洞穴样品能证明洞穴的存在外,洞穴的原址就如同未被发现一样,保持着原始的状态。

2018年,他们带着这个机器人前往洞穴所在地。

大卫·培根对机器人进行了远程操作,机器人在他的操纵下成功地将洞穴的入口进行了封锁。

随后,他们便和洞穴和它里面准备好的样品道了再见,离开了洞穗所在地。

然而在将洞穴封锁之后,大卫·培根却一直对洞穴非常在意,他认为洞穴的封锁有可能会出问题,就像有时候地底下的压力会将大大小小的石头从坑里向外冒出一样,洞穴也可能从里面将封锁它的石头顶开来。

于是,他和队员们便决定,每次挖掘活动结束之后,都要前往洞穴检查一遍,以防万一。

然而,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想到在最后一次回到洞穴时,自己的采取的封锁措施居然还是出了问题。

他们回到洞穴时,只看见洞穴入口破损不堪,大大小小的石块散落在洞穴门口,令他们不禁忧心忡忡。

洞穴故障。

大卫·培根和队员们不敢贸然靠近,拿着手电筒透过破洞窥视,一端过去,便见到一个巨大的洞穴。

洞穴内一片黑,洞壁内的情况他们完全看不清。

但是,洞穴内却传来一阵奇怪的声音,与其他探险者所说的洞穴内的声音完全不同。

他们知道,其他探险队员们所听到的声音,只有洞穴内深处有空间的时候才会发出,洞穴内传出奇怪声音,就意味着洞穴内蕴藏着更为深奥的秘密。

洞穴内传出的声音所带来的震撼力,令他们不禁动容,这次的探险一定能带给他们更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第二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进入到洞穴内部。

进入洞穴之后,他们发现,洞穴虽然并没有像他们之前担心的那样,是一片大空间,但是洞穴内却有好几个洞穴壁,里面的空间都很大,有的根本就像是一个完整的洞穴。

这些组成洞穴的洞穴壁,都是曾经被大石头所堵住的,后来因为大石头受到了外界的冲击,被砸裂,使得里面的暗门被打开,从而将里面的空间与洞穴其他空间相连。

洞穴内的空间,并不像其他几个洞穴那样,是一片空旷的平地,而是崎岖跌宕的,有着碎石、地凹、地洞等地形。

这些地形都与洞穴内的空间历史有关,洞穴因为地壳运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使得它们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在洞穴内游历了一番后,他们从洞穴中找到了几片洞穴样品,并将这些洞穴样品带回了澳大利亚,进行了化石和氧化作用等研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对洞穴进行了年代测试和地质年代测试,最终得到洞穴的年代是冈瓦纳冈早期-中期,约5.56亿到5.33亿年之间。

他们还对洞穴中获取的洞穴土壤、沉积物等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洞穴的工矿年代为奥陶纪和石炭纪时期。

在这个洞穴周围观察了一番之后,他们发现在洞穴现在所在的位置,原本有一条河流,他们推测洞穴就是由这条河流冲刷而成。

因此,洞穴的存在,可以为古地理科研究提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洞穴也因此而变得更加有价值。

结语

“野外探险”中的音讯,能够感受到探险的真实感,可以更好地了解探险的环境和氛围,因此非常受科研工作者和普通百姓的喜爱。

通过对洞穴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了解古代文明和古代环境的发展历程,这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 养生百科

    背部刮痧多长时间做一次比较好?刮痧经常做会有依赖性吗,

    背部刮痧多长时间做一次比较好刮痧部位每次最好不超过半小时,如果是医治疾病而刮痧建痧象消后再做,按疗程来做。如果只是保健强身,自已定个周期就行十天或半个月一次。一般情况下,如果是做医治的话背部刮痧3至7天做一次;保健刮痧的话一般可以一周做一次。每次时间不宜过长,约25——30分钟为宜。刮痧经常做会有依赖性吗..

    2025-04-22
  • 母婴百科

    意外怀孕生子的女星

    ​在娱乐圈中,明星们的生活一直都是大家关注的对象,特别是女明星,结婚生子就要更加谨慎了。对于女明星来说,如果在走红时选择生孩子,那么大多数都会面临巨大的考验,因为生了孩子大多数时间分配上会更加偏向家庭,从而会被淘汰,被质疑,从而会失去很多资源,面临事业上的危机。万茜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优质女演员, 2004..

    2025-04-21
  • 育儿百科

    小儿肺炎早期发现早治疗会好些吗 小儿肺炎早期症状如何发现

    小儿肺炎早期发现早治疗会好些吗早发现早治疗自然是最好的。婴儿肺炎是由病原体感染引起的,或由吸入羊水和油,以及过敏反应引起的肺部炎症,是婴儿时期的常见病,来得急、病情重、发展快,它也是婴幼儿死亡的常见原因。如果错过了早期的治疗,出现更严重的症状,儿童肺炎的预后会很差,也很容易留下一些后遗症,所以对于这..

    2025-04-20
  • 科技之最

    世界之最-天文篇-人文 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发现与科技进步

    前言:人类自古以来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星空中闪烁着无数的星辰,每一颗星星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科学家们通过不懈地探索和究,逐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他们发现,在这广袤无垠的空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现象。在这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世界里,人类永远都有探索下去的动力。或许将来某一天,..

    2025-04-19
  • 真足蛇生活在几千年前,它的发现让科学家为之震惊

    真足蛇属于蛇类的一种,它是许多蛇的祖先了,它曾经出现在九千多万年之前。这种蛇的全身都是宝贝,它全身长度不足一米,有的只有七十到八十厘米呢,从大概19年前出土的一个这个蛇的化石来看,这条蛇竟然还有两只脚,真的是时间久了,什么东西都能看到,这下画出两条脚的那个画家说不定画的就是这个呢。一、真足蛇的介绍这种..

    2025-04-19
  • 巨型蚂蚁身长六厘米多,是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蚂蚁

    巨型蚂蚁,属于蚂蚁类别。对于蚂蚁,一般来说是并无翅膀存在的。只有在生长发育或者繁殖的过程中,才具有。当蚂蚁交配之后,它们长出来的的翅膀,就会再次脱落。事实上蚂蚁的雄性远远的多于雌性,大致分为工蚁和蚁后。一、巨型蚂蚁的存在巨型蚂蚁中,工蚁负责搬运以及做一些比较复杂的工作,而蚁后主要负责繁殖巨型蚂蚁,而..

    2025-04-19
  • 机械之最

    这就是顶级打工人戴表的天花板吗?一次性上手这几块SSSR级别表款

    爱表这件事对我来说,最大的乐趣无非就是表友私下小聚,或者相约一起逛表店。前者可以让我有机会“沾染”一下别人的爱表,后者却让我不断获得一些体验。比如有些表很贵,我也很喜欢,但实力不允许我拥有,那上手体验也未必不是一种自我安慰。比如上周,好友私我,说朗格店里来了一些“大货”,有几块难得见到的SSSR级别的表..

    2025-04-17
  • 体育之最

    盘点NBA赛场上的五大之最,伊巴卡最让人意外!

    1、詹姆斯——身体最强壮的球员。詹姆斯纵横联盟二十一载,身体没有任何大的问题,纵观NBA历史长河没有人比詹姆斯更健康的球员了,包括篮球之神——乔丹都不曾做到过。2、库里——三分投的最准的球员。库里投三分你能想到的所有3分球记录都由斯蒂芬.库里保持着,可以说他的三分改变了整个联盟打法,整个世界都在效仿。他的..

    2025-04-17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