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怀柔科学城:从实验室到红毯,科学星光永不落幕!

2025-04-18 09:36科技之最

镁光灯下,红毯之上

当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

即将第五次亮相北京国际电影节时

也许你会好奇:

这座“科技之城”

为何能持续“跨界破圈”?

怀柔科学城的科学家们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仪式

TA是“硬核实力派”——

作为全国仅有的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怀柔科学城拥有100.9平方公里的科创热土,这里不仅是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集中承载地,也是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城一区”主平台之一。肩负着“北京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支撑、引领全球科学发现和重大前沿技术突破的新引擎、与国家战略需要相匹配的世界级原始创新承载区”的三重使命。

怀柔科学城

TA是“创新永动机”——

“科技雏鹰”振翅领跑,“创新矩阵”协同发力。这里聚集了1个国家实验室、3家新型研发机构、一批科技领军企业,以及中国科学院21家院属单位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等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等多元创新主体,已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最完善的地区。

怀柔实验室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TA是“未来造梦师”——

从微观粒子到浩瀚宇宙,从生命密码到智能世界……怀柔科学城围绕物质、空间、生命、地球系统、信息与智能五大科学方向,聚焦新材料、空间探索、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等细分领域,布局了3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和交叉研究平台。

怀柔科学城起步区科学设施集群

TA是“科技百果园”——

一粒种育参天树,十载耕得满园香。怀柔科学城坚持边建设、边运行、边产出、边转化,累计突破51项关键核心技术、产出329项重大科技成果、在国际知名学术刊物发表465篇高水平学术论文、斩获13项国家科学技术奖、推动126个转化项目落地生根……随着科技成果转化生态体系初步形成,科研之树逐渐结出了产业硕果。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自主研制的无液氦稀释制冷机原型机,已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水平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依托子午工程二期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布我国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完整”地球系统模式CAS-ESM2.0,模拟热带风场等指标性能居世界前列

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构建“超网”模型助力疾病治疗

TA是“宜居梦想家”——

科技与人文共舞、创新与生活相融,这里有你向往的诗意栖居,这里是科学家的“一生之城”。公共服务、市政基础、道路交通三大设施逐步完善,起步区规划实现率达85%,基础设施完成率达91%;住房、教育、医疗、商业、交通等多元供给不断完善;“远看是花园,近看是家园”的城市框架已基本形成。

打造科学家“一生之城”
怀柔科学城城市客厅

当“新质光影”遇见“科学星光”

当“美美与共”碰撞“创新突破”

这并不是偶然邂逅

而是科学与艺术的深情相拥

今年四月十八

让我们继续在怀柔科学城

透过光影探索星辰

资料来源:北京国际电影节

排版、编辑:杨蕊

来源:北京号

作者:北京怀柔官方发布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黑洞:无限宇宙的哲学与科学探索

    引言黑洞不仅是科学的谜团,更是哲学和艺术的灵感源泉。让我们深入探索黑洞的本质,揭示其深刻的哲学和科学意义。黑洞的无限性与存在本质黑洞内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发生逆转,空间变得无限,而时间却有限。这种逆转揭示了存在的深层本质:我们所知的时空可能只是更高维度现实的一部分。黑洞内部无限空间的概念挑战了我们对宇宙..

    2025-04-16
  • 科技之最

    25个令人瞠目结舌的古怪科学事实!

    听说过将塑料变成香草味或用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制作威士忌吗?听起来很疯狂,对吧?这就是我的工作如此令人兴奋的原因——我与你分享这些令人瞠目结舌的古怪事实!即使科学不是你在学校最喜欢的科目,我们也可能有一门科学事实可以改变你的想法。毕竟,科学家每天都在学习新知识,我们今天不知道的事情明天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

    2025-04-15
  • 娱乐之最

    白玉兰奖星光黯淡:陈晓到场不走,黄晓明云红毯,刘亦菲最尴尬

    嘿,各位亲爱的小伙伴们,咱们要聊的可是一场娱乐界的盛事——第29届上海白玉兰颁奖礼!第29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定于2024年6月24日至28日在上海举行,这场盛宴的热度可是丝毫不减,咱们这就一起来回味一下那些闪耀的瞬间,还有那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吧!话说这白玉兰颁奖礼,那可是娱乐圈里的一大盛事,每年都会吸引无..

    2025-04-14
  • 科技之最

    阿基米德:古代科学的巨人,如何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在古代希腊的阳光下,有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数学家和工程师,他的名字是阿基米德。作为历史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阿基米德的贡献不仅影响了他的时代,更为后世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阿基米德的世界,探索他的伟大发现和传奇故事。一、阿基米德的生平与背景阿基米德出生于公元前287年,位于今天的叙拉..

    2025-04-06
  • 中国十大

    2024“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背后有哪些趋势?

    日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是我国基础研究取得重要成果的缩影和代表,在科技界产生良好反响,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

    2025-04-05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速度达到光速70%的重离子轰击,已经治疗了数千名肿瘤患者;只有米粒大小的神经元细胞,从干细胞分化出来,已经实现了人工培养;国产高载量核酸合成仪一次能合成30多克高质量核酸,这对于以纳克为单位的核酸生产已是“极大量级”……最快、最小、最高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期间推出的展览上,除了有机器人的炫技,还有生命科..

    2025-04-01
  • 中国十大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听!创新强音如此激昂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3月27日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本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20届。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先从700多项科学研究成果中..

    2025-03-30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解读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它们具体都实现了哪些突破,这些突破又意味着什么?1.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月球正..

    2025-03-3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