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记录

再次创造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

2025-04-16 12:16世界记录

【来自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报道】

“这是一次创新之旅!”

6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在会上介绍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时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嫦娥六号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

“未来,围绕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小天体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地外生命信息的探测等科学目标,我国还将开展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返回以及行星系探测任务。”卞志刚透露。

“备份”创造出世界纪录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嫦娥六号最开始是一个“备份”。

“嫦娥六号原来是嫦娥五号的备份,执行月背任务是对备份提出的新挑战。”嫦娥六号任务总设计师胡浩介绍,嫦娥六号作为备份生产时间比较早,所有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有寿命,寿命决定了执行任务的质量。“为了完成好这次任务,我们在嫦娥五号备份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更换,保证上天产品的可靠性。”

更大的挑战,来自技术目标和状态的变化。嫦娥五号是在月球正面采样,嫦娥六号虽然是备份,但目标变成了月背采样。“在月球背面着陆采样,就要增加很多相适应的技术变化和适应月背条件的一些改变。”胡浩说,月背不能直接通信,需要增加中继星,探测器因此要适应中继星的要求。对此,科研人员进行了充分验证和准备,来保障这些改变能够适应月球环境要求。

“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实行采样返回,在整个研制之初,研制团队就意识到难度非常大,挑战和风险也非常大。”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益明说,在月背起飞的时候,地面是没法支持的,为此科研团队突破了包括月球逆行轨道的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月背自主起飞等相关关键技术,实现了可靠、安全的月背采样返回。

时间紧,也是一个挑战。嫦娥六号任务正式开始于2022年8月,到2024年5月3日发射,大概只有一年半时间。胡浩说,这一年半里,要开展中继星研制和国际载荷搭载工作,并进行大量试验和验证,挑战性很大。

不过,在胡浩看来,“这些挑战是财富,也为我们后续完成更复杂的任务积累了经验”。

对月球的认识将更完整

在嫦娥六号之前,人类对月球进行了10次采样返回,但都是在月球正面。嫦娥六号为何选择在月球背面的南极-艾特肯盆地采样?

嫦娥六号任务副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解释,南极-艾特肯盆地是现在发现的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研究这里的地质构成、物质组成、演化历史,有助于了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质演化历史。过去,人类采集的月球样品都是月球正面的,嫦娥六号首次实现月球背面样品采集,有望为研究月球的二分性,完整了解月球的历史提供机会。

“以往采集的样品,我们只认识到半个月球。”他说,月球背面尤其是南极-艾特肯盆地的月壤样品,在矿物化学成分上可能与正面样品有非常大的差别。研究这些样品,有助于揭示月球背面特有的地质构造和物质成分的差异,更全面地理解月球的地质演化历史。

此外,南极-艾特肯盆地采集的样品还有可能采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样品,将为研究月球内部物质成分提供宝贵数据。

“我们在采样过程中就感觉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月壤不太一样,正面的月壤比较细腻、松散,背面的状态似乎不太一样。所以,我们有更高的期待,希望科学家们有新的发现。”胡浩说。

来自月球背面的月壤样品,让人期待。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的研究,将向国外科研团队开放申请。国家航天局国际合作司负责人刘云峰说:“中方欢迎各国科研人士按照有关流程提出申请,共享惠益。”

2030年前后实施火星采样返回

随着嫦娥六号任务的圆满成功,中国探月工程也迎来了20周年。20年来,从给月球拍照片,到首次登陆月球,再到月背采样采访,“嫦娥”给我们带来太多惊喜。未来,我们还会迎来什么惊喜?

卞志刚介绍,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深空探测将主要集中在月球探测、行星探测两个方面。在月球探测方面,后面会有嫦娥七号、嫦娥八号任务。嫦娥七号主要是对月球南极部分的资源做勘察,嫦娥八号将对月球资源的原位利用开展技术验证。此外,我国还将跟国际同行一道共商共建国际月球科研站,共享共用我们的月球探测成果。

在行星探测方面,目前我国已批准了四次任务。其中,天问一号任务已于2021年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走向了月球以外的领域。天问二号任务准备在2025年前后实施,将瞄准一颗近地小行星进行伴飞并取样返回。天问三号任务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目标是火星采样和携带火星样品返回地球。天问四号任务将实现木星系探测,也计划在2030年前后实施。

“天问三号和四号任务现在都在加紧进行关键技术的攻关,细化论证实施方案。”卞志刚说。

(光明日报北京6月27日电 光明日报记者 陈海波)

猜你喜欢

  • 世界记录

    阿莱克纳刷新男子铁饼世界纪录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记者吴俊宽、张悦姗)世界田联官网消息,当地时间13日在美国拉莫纳举行的俄克拉何马投掷系列赛中,立陶宛选手米科拉斯·阿莱克纳以75米56的成绩刷新了此前由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 资料图:2024年8月5日,立陶宛选手阿莱克纳在巴黎奥运会男子铁饼资格赛中。新华社记者 宋彦桦 摄一年前,同样是在该项赛..

    2025-04-16
  • 中国十大

    中国10大示范步行街,南北差别不小,都是本地的精华,很值得打卡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步行街,它们是最精华、最浓缩的城市街区,但现在有些步行街已经被“侵蚀”的千篇一律,放眼望去毫无城市特色,只剩下仿佛“复制粘贴”一般的无趣店铺,让人提不起兴趣。从2020年起,国家陆陆续续公布了三批示范步行街的名单,其中有10大步行街好吃又好玩,堪称旅游必去的打卡地,不过南北特色差别很..

    2025-04-16
  • 中国十大

    中国10大仙境:去过一个,便是世间值得!

    1、去江西婺源邂逅中国最美乡村没有一个地方比婺源更懂春天,石桥、古树、小溪、牧民。一步一景,村村如画,好像走进了恬静的田园小诗,让人沉醉。✅交通攻略:高铁至上饶站✅游玩路线:江岭-篁岭-李坑-思溪延村✅最佳季节:3-4月油菜花,10月晒秋✅网友说:晨雾中的婺源像一幅会呼吸的水墨画。2、去四川九寨沟遇见童话里的..

    2025-04-16
  • 中国十大

    中国最美的10大景区,去过5个不简单,去过8个人间值得!

    这两年朋友圈的旅游风向标彻底变了味。文旅部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景区接待游客破50亿人次,可大伙儿晒图文案越来越卷——从前是“到此一游”,现在得写“与天地共呼吸”。黄山挑山工老李头都开了直播,边扛煤气罐上山边解说:“这云海看着像棉花糖吧?其实比你们老板画的饼实在!”要说咱中国地大物博,光是5A级景区就..

    2025-04-16
  • 排行榜

    中国美食大全:国内小吃之都十大排行榜

    1、台湾台湾台湾小吃,是一系列台湾的街头食物的总称。狭义而言,仅指发源于台湾的小吃,如:珍珠奶茶;广义来说,亦可以包括那些于台湾兴盛、创新,而于台湾随处可见甚至发扬光大的庶民美食,如:生煎包、蚵仔煎、爌肉饭、肉粽、担仔面、起司马铃薯、卤肉饭、碳烤鸡排、蜜汁烧烤等;至于最广义的定义,甚至可以包括任何在台..

    2025-04-16
  • 植物之最

    泡桐树,中国最神奇的植物

    泡桐树是唇形目玄参科的落叶大乔木,树的高度可达数丈,树的胸茎可达一丈多。泡桐树是中国本土地理标志性植物,在1875年被命名。泡桐树属于阳性树种,它常常和常绿植物和落叶阔叶树混生,也可以单独栽培。泡桐树对周围环境,土壤质量要求不严,在贫瘠沙壤土地中也能健壮迅速生长。它对防风固沙起非常重要的作用。毛主席的好..

    2025-04-16
  • 世界最长

    新增2处!中国稳居世界首位

    记者从国家林草局获悉,当地时间4月10日23时(北京时间4月11日5时),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21届会议上,我国推荐的青海坎布拉和重庆云阳两处候选地正式获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称号。至此,我国世界地质公园增至49处,数量继续稳居世界首位。坎布拉俯瞰图。李文科 摄坎布拉世界地质公园‌位..

    2025-04-16
  • 探索百科

    中国十大著名运动员,中国十佳运动员

    中国奥运史上最伟大的10大运动员都有哪些?刘长春,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刘翔,姚明,孙杨,李宁,邓亚萍,许海峰,中国奥运史上拿的第一枚金牌,伏明霞,孙雯,林丹,他们十个是中国奥运史上最伟大的运动员。每一位运动员都创造了自己的奇迹,也为国家争得光荣,都是一段不朽的传奇,值得所有国人去学习,去..

    2025-04-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