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买臣好不容易发迹,为什么他的前妻羞愧自杀了?
朱买臣是西汉时期大臣,他发迹后接前妻享福,但前妻却羞愧自杀,这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起这个事情的原因,大概就是舆论作用太大,众口一词,积非成是;流言可畏,能颠倒是非,置人于死地。
朱买臣是吴县人,吴县是现在的江苏,他家境贫穷,十分爱好读书,到了四十岁仍然是个落魄书生。汉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朱买臣夫妻俩为了逃离战乱,背井离乡逃到会稽郡富春县下涯。当时看见前面一条溪流,清澈透明,当时觉得口渴,就用手捧着喝了几口,当时就觉得这个水口感甘甜好喝。于是当即就决定在这里定居,他们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搭了个茅棚居住了下来。
说到朱买臣,第一就想到这个人早些年太不靠谱。说的好听他那是一心只爱读书,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远大抱负,想为国家出一份力,让自己所学能有所施展,报效国家,升官发财。说的不好听他啥也不是,自己家都穷得叮当响,老婆都快饿死了,日子都过不明白。
天天以砍柴为生,柴都砍不明白,还得让自己媳妇和自己砍柴挣钱,换取粮食维持生计。天天一遍砍柴一边背诗,人们在背后都笑话他是个书痴,都当做新闻传来传去,他也不在意。面对这些流言蜚语,他老婆每天都很难看,很尴尬。有哪个女人能忍受得了,自己的男人都挺大岁数了还天天活在自己的幻想里,天天想着自己摸不到的东西。穷日子可以过,但是天天让人在背后指指点点,谁能接受的了呢!
所以,说的好听点是朱买臣休妻,可实际上是他妻子不想和他过了,被逼无奈他才休妻的,而且他俩离婚后,他妻子没多久就和一个邻村小木匠又组成新的家庭了,过上踏实安稳的幸福生活了。
但是世事难料,谁也想不到这个朱买臣他真的能梦想成真,能当上官,被皇帝赏识,而且当上了大官。
朱买臣这个人在历史上有一个很有名的小故事,马前泼水。后来还被人们搬上舞台,以京剧的模式被演绎出来了,可以说是人人皆知。
朱买臣这个人是一个很执着,而且不认命的一个人,即使早年已经是穷困潦倒了,他依然坚持他自己的理想,依然坚持着读书。但是他前妻终究是没能坚持住,和他一起享受他晚年的荣华富贵,当时他妻子受不了乡亲们对他的流言蜚语,受不了朱买臣活在自己的梦想里,毅然决然的和他离婚了。
尽管当时的朱买臣是多么不舍,一再挽留,终究是没能留住他妻子回心转意,离婚后的她像是如释重负一般,又寻找了一个另一半,直接一点余地都不给朱买臣留,直接改嫁,直接和小木匠过上了幸福的小日子,而且有一次朱买臣一边背着诗,一边背着柴在墓间行走,当时又累又饿,这个号被他前妻和这个小木匠看到,当时他俩还给了朱买臣食物,当时的朱买臣指定觉得头上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了,虽然当时他俩已经离婚了,但是朱买臣还是对他前妻是有感情的,当时他有可能在想,如果哪天我发达了你等着吧,我让你后悔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公元前141年正月,汉景帝刘启驾崩,太子刘彻继位登基,成了汉武帝。过了几年,朱买臣在朋友的介绍下在会稽郡当一名差役。
年底,会稽郡上计吏要进京汇报,派朱买臣去押车。他和上计吏押送辎重车到底长安,有一天主麦城上街买东西正巧碰到了他老乡严助,严助担任中大夫,当时很受汉武帝赏识,于是在严助的帮助下,朱买臣终于见到汉武帝了。
当时汉武帝召见了朱买臣,朱买臣也没让他失望,当时朱买臣在汉武帝面前侃侃而谈,谈说《春秋》,讲解《楚辞》,汉武帝当时就大喜,特别满意他的讲解,当即就赐封他为中大夫,和严助俩一起在宫廷侍奉。
后来朱买臣因为自己犯了点事儿被免职,回到会稽郡,在会稽郡官邸守郡人那里借住吃饭。当时也是受尽了冷嘲热讽,受尽了人们的白眼。此时的朱买臣清楚,如果他免职后回去他的老家不仅会见到他的前妻被他看不起,而且也会被乡亲们看不起他又会回到从前。过着贫穷的生活不说,以后也就真的没有翻身之地了!
所以即使他受到冷嘲热讽也要留在京城,等待时机翻身。最后,他终如偿所愿等到了这个机会,在元鼎五年,东越王余善反复无常,屡次不听从朝廷命令,让汉武帝特别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