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北郊渭河未来规划
随着《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落地实施,作为龙头城市,西安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凸显。而城市各个区域如何在国家顶层设计之下借势而为,备受关注。「陕光灯」联合「见证西安」推出“雕塑区域价值 助推城市发展”系列文章,聚焦大区域、小板块的蝶变,发掘城市“闪光点”,记录高质量发展奋进历程。
泾渭分明这个成语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在西安,当泾河、渭河这两条河流相交之后,形成独特的泾渭分明景观,常常被用来比喻是非分明或界限清楚。其中,渭河作为大西安的一条重要的河流,西安段河道长157公里,岸线长达220公里,不仅仅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两岸的发展更是西安北跨战略的重要一环。
渭河:大西安的城中河
长久以来,西安北郊发展给人的印象就是到北三环、西安北站。不似南郊的发展,早已跨越了三环,往南甚至到了“四环”。
2018年,大西安空间战略规划提出,“北跨”获得了更多人关注。渭河以北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让西安重新拥抱渭河,实现跨越渭河的发展也成为了北跨战略的重中之重。
北跨作为空间战略上的意义,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说到这几年关于跨越渭河,实质性的动作也是不断。随着城市的扩张,渭河两岸的发展规划也迎来了实质性的进展。
前段时间,渭河两岸终于迎来了重要规划。西安市高陵区人民政府和西安国际港务区管理委员会召开《渭河疏浚及两岸概念规划设计》国际竞赛评审会。
这也是关于渭河两岸较为详细的规划,为渭河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那么,这份规划里面到底有什么干货呢?
而关于这次的设计范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渭河疏浚及生态治理范围,二是渭河两岸概念范围规划。
此前,由于滨水地区实行高度控制,渭河两岸规划中,百米以上的高层仅仅只有三栋,最高为135米。可以看得出,在关于渭河两河的规划中,无论是商业、公园、生态、产业等多种形态,渭河两岸正在打造一座全新的城市规划。未来渭河两岸将以低密度、舒适性的人居环境为主,大西安北跨加速的话,渭河两岸还是很值得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