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可视科学:用可视化技术诠释科学之美

2025-03-21 10:12科技之最

周莹莹 詹伟伟

科学可视化、数据可视化、信息可视化……在“科大硅谷”蜀山园,活跃着一支平均年龄仅25岁的年轻团队——安徽可视科学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可视科学”)。他们致力于成为“科学翻译官”,运用可视化技术将科学原理和重大科学成果生动地展现给公众,引领大众以全新视角认识科学实验室,感受科学的魅力。

截至目前,该团队已讲述30多位院士的科研故事,生动展示国家20余座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核心科研成果。

技术迭代 从传统呈现到沉浸式体验

公司创始人杨远帆,是中国科大2021级力学系在读博士生,今年即将完成学业。为推动团队技术的持续进步,近期他频繁穿梭于北京、上海、杭州等地,积极对接高校院所,寻求合作机会。目前,团队正有条不紊地推进13个科研项目的可视化制作。

杨远帆和团队成员马达加斯加留学生在实验室工作

据了解,可视科学的团队成员来源广泛,既有深耕国内科研的中国科大、复旦校友,也有来自马达加斯加的中国科大留学生。从传统的4K科普视频起步,团队历经三次技术迭代,如今已发展到最新的XR交互系统。副总经理王达开展示了团队代表作之一《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作品运用3D可视化技术,将量子计算这一抽象概念以逼真、立体的模型呈现在观众眼前。”在此基础上,团队引入VR虚拟现实技术,让观众戴上VR设备,真切感受量子科学,告别书本理论的局限。

“团队的科学动画技术已较为成熟,但还缺乏交互性。去年,我们开始探索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以及使用AI生成内容(AIGC)来加速科学可视化产品的生产,让科学原理和技术成果可以变得更加可知可感,甚至可触可解。”杨远帆表示,近期,团队正和中国科大刘子奚副教授合作,基于反场箍缩磁约束聚变实验装置研发VR教学系统。

科学顾问 搭建专业“翻译”桥梁

“科学顾问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重要,他们是连接专业科学知识与我们可视化创作的关键桥梁。我们希望吸纳更多热爱科学、热爱科普的人加入科学传播。”杨远帆介绍,目前可视科学的科学顾问团队由中国科大、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数十名在读硕博生组成,涵盖物理、化学、生物等多学科领域,他们不仅参与选题论证,更在关键技术细节上提供专业指导。“比如,在同步辐射装置可视化项目制作中,团队与物理学家共同设计了粒子加速轨迹的动态模型,确保科学准确性与视觉表现力的平衡。”杨远帆说道。

政策赋能 构建创新生态闭环

可视科学所在的“科大硅谷”蜀山园科创驿站科大站,不仅为团队提供一年免租期,还依据团队的成长规模贴心协调场地。“去年6月,随着团队规模拓展,在驿站的协调下,我们从12个人的工位顺利搬到了24个工位的空间。今年6月,我们即将搬入人工智能大厦,这将为我们提供更广阔、更优质的发展空间。”杨远帆表示,这样的支持让团队感受到了家的温暖。“蜀山区从立项支持、资金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了创业者很大的支持,去年在科大硅谷平台的帮助下,顺利申请到200万初创免息贷款,目前,我们也进入了‘天使轮’,我相信未来的前景会更好。”

可视科学创作的费米子哈伯德冷原子模拟动画

在可视科学的实验室里,量子波动化作流动的光带,核聚变绽放成旋转的火焰,这个年轻团队正用科技与艺术的双重笔触描绘未来图景。“目前,我们70%的客户来自科研院所,今年我们将拓展科技型企业市场,用科学可视化技术助力企业科技研发成果多维度展示。”杨远帆表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可视科学”的愿景是讲好中国的科学故事,将中国最前沿的科学成果展现给世界,激发人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欣赏。(周莹莹 詹伟伟)

猜你喜欢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速度达到光速70%的重离子轰击,已经治疗了数千名肿瘤患者;只有米粒大小的神经元细胞,从干细胞分化出来,已经实现了人工培养;国产高载量核酸合成仪一次能合成30多克高质量核酸,这对于以纳克为单位的核酸生产已是“极大量级”……最快、最小、最高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期间推出的展览上,除了有机器人的炫技,还有生命科..

    2025-04-01
  • 中国十大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揭晓——听!创新强音如此激昂

    光明日报记者 崔兴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3月27日发布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本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此项年度评选活动自2005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20届。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是由相关学科领域专家先从700多项科学研究成果中..

    2025-03-30
  •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解读

    人民网北京3月28日电 (记者赵竹青)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些进展主要分布在数理天文信息、化学材料能源、地球环境和生命医学等科学领域。它们具体都实现了哪些突破,这些突破又意味着什么?1.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月球正..

    2025-03-30
  • 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祝贺我国科学家!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实现大规模光计算芯片的智能推理与训练、阐明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机制及相关精神疾病药物调控机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7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本次发布的“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主要分布在数..

    2025-03-30
  • 世界奇闻

    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发布:探索宇宙、突破技术

    昨日(3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这一遴选活动已连续举办20年,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年度成果盘点。今年的十大进展涵盖航天探索、人工智能、生命医学、量子物理等前沿领域,展现了我国科学家在突破人类认知边界、解决全球性科学难题中的卓..

    2025-03-29
  • 颠覆认知!中国五大未解之谜:科学至今沉默

    导语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埋藏着无数令人脊背发凉的未解之谜。它们或藏于深山古墓,或隐于史书残卷,甚至被现代科技“打脸”仍无法破解。今天,我们揭开最神秘的五大谜团——有人用AI推演真相,有人用DNA追踪线索,但最终答案,或许会颠覆你的世界观。一、秦始皇陵“永生实验室”:地宫水银江河,真是为了复活?史书记载,..

    2025-03-29
  • 科技之最

    茶叶中的科学:2025年最值得收藏的春茶科普指南

    江南的春晨总带着几分湿漉,采茶女指尖掠过茶树枝梢,将凝结着晨露的嫩芽轻轻摘下。这看似简单的动作,却暗藏着中国人对时间的精密计算。茶对于中国人而言,早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饮品范畴,它早已成为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从实验室到茶席,它始终占据茶饮金字塔顶端,它究竟藏着哪些自然密码?草木中的诗意栖居——礼仪..

    2025-03-28
  • 育儿百科

    海豚为什么喜欢蹭孕妇的肚子 海豚蹭孕妇的肚子有什么科学依据

    海豚其实可以说是最天然的B超,它们平时观察世界的主要方式不是视觉,而是听觉。而且,海豚的听觉系统相当灵敏,可以捕捉到胎宝宝在孕妈肚子里运动发出的声响。所以,海豚蹭孕妈的肚子,其实是在跟胎宝宝打招呼,而如果孕妈被海豚主动靠近,那么也表示胎儿的情况正常。其实胎儿在腹中会有胎动的情况,海豚对这一种现象比较..

    2025-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