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之最

宣讲家评论:“八个坚持”引领科技强国建设行稳致远

2025-03-16 11:42科技之最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6月24日,******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在新时代科技事业发展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规律性认识,积累了许多重要经验,主要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这些经验必须长期坚持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八个坚持”内涵丰富,立意深远,为做好新时代科技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增强做好科技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而团结奋斗。

2024年2月26日,拍摄的位于贵州的“中国天眼”(无人机全景图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五条重大原则,其中第一条原则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首要的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要加强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进一步完善领导体制,善于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加强战略规划、政策措施、重大任务、科研力量、资源平台、区域创新等方面的统筹,构建协同高效的决策指挥体系和组织实施体系,保证科技事业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凝聚推动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科技强国建设事业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各级党委和政府以及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对科技工作的组织领导、科学管理,全力做好服务保障,真正使党始终成为全面建设科技强国最可靠的主心骨。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在领导***、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历来坚持独立自主开拓前进道路,这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就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立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各方面作用,调动产学研各环节的积极性,强化面向重大科学问题的协同攻关,形成共促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工作格局,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命脉和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理论、制度、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国际竞争新优势也越来越体现在创新能力上。谁在创新上先行一步,谁就能拥有引领发展的主动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就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要树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的理念,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增加高质量科技供给,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项目,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自主攻关产品推广应用和迭代升级,使更多科技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保障高水平安全。

2024年 7月5日,河北省河间市一家钻头制造科技型企业的工人在生产车间内工作。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

——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2020年9月11日,******主持召开科学家座谈会时首次提出“四个面向”,即: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四个面向”融科技、经济、国家与人民于一体,符合科学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政治规律,深刻道出了在胸怀“两个大局”背景下科技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擘画出清晰的发展路径。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就要坚持“四个面向”的战略导向,深刻理解和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的趋势,勇于直面和积极参与全球范围内围绕科技制高点空前激烈的竞争。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面向和服务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方向,以加快科技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努力让科技创新更加符合国家核心利益和重大需求,为国家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提供科技支撑。要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追求高品质生活面临的现实问题,提高民生科技供给质量和水平,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创新决定未来,改革关乎国运。随着我国科技事业快速蓬勃发展,我们越发感受到与生机勃勃的科技创新局面相比,相关体制机制上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必须依靠深化科技领域改革进一步消除阻力、释放活力。为此,******多次要求,“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就要坚持以深化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坚决破除束缚科技创新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充分激发创新创造活力,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科技竞争优势。要进一步为科研人员松绑减负,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相结合,不断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以及科技奖励、收入分配、成果赋权等激励制度,赋予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让更多优秀人才得到合理回报、释放创新活力。

——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要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一体统筹推进。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就要坚持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要增强系统观念,统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完善科教协同育人机制,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队伍。特别是要突出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促使更多青年拔尖人才脱颖而出,并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构筑汇聚全球智慧资源的创新高地。

——坚持培育创新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具有深沉的创新基因和显著的创新精神,造就了灿烂的创新文化。创新文化影响着科技的生成、发展与传播以及创新的进程和结果,因此创新文化是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资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就要坚持培育创新文化,用创新文化激发创新精神、推动创新实践、激励创新事业,持续营造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良好环境,持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加强科研诚信和作风学风建设,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励广大科研人员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使崇尚科学、追求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科学无国界,竞争有规则。随着全球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的复杂性、系统性、协同性显著增强,国际合作正在成为各国推动科技创新必须面对的一个选项。******深刻指出,“科技创新是人类共同应对风险挑战、促进和平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可见,科技竞争应该是相互促进、彼此互动、深入合作的良性互动,共同发挥好科技推动世界发展、造福世界人民的积极作用。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就要坚持科技开放合作造福人类,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拓宽政府和民间交流合作渠道,推动科技开放合作,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奋进新征程,让我们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奋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胜利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历史伟业。

作者单位:刘政 民进中央研究室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最年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薛其坤:创新点亮未来科技之星!

    夜幕降临,科技之光熠熠生辉。在这个充满着无限可能的时代,中国科技界又涌现出一位闪耀的新星!薛其坤,这位年轻而出色的科学家,近日荣获了中国最高科学技术奖,成为最年轻的得主。他的成就让我们对中国科技的未来充满了更加坚定的信心!小巨人崭露头角薛其坤出生于一个普通家庭,但他早早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和韧性。小时..

    2025-04-18
  • 科技之最

    玄机科技十大神作盘点,国漫之光照亮你的动漫之路!

    在国漫崛起的浪潮中,玄机科技以其卓越的制作实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业界的佼佼者。这家以“原创动漫制作”为核心的公司,凭借其十大巅峰之作,不仅赢得了广大动漫爱好者的喜爱,更为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玄机科技的崛起之路玄机科技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着“用心做好每一部作品”的理念,不断追求卓越..

    2025-04-17
  • 科技之最

    盘点深中通道“黑科技”:10大国际领先技术与10项世界之最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谭海燕 广州报道7年研究、7年建设,24公里、30分钟内车程,横跨伶仃洋的深中通道,即将改变珠江口的未来。作为珠江出海口“A”字形交通网络骨架的“关键一横”,深中通道建设要求之高,不输南边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到底多难?从技术创新和突破就可见一斑。6月27日上午,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召开媒体..

    2025-04-17
  • 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5..

    2025-04-17
  • 科技之最

    薛其坤:科技之光,不负国家与人民

    《薛其坤:科技之光,不负国家与人民》他,是最年轻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奖者,薛其坤。他的故事,是一部充满奋斗与坚持的传奇。在科研的道路上,薛其坤凭借着高度的自律和计划性,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扎实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学习方法,让他在科学的海洋中如鱼得水。他的每一次突破,都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了力量。..

    2025-04-17
  • 科技之最

    南京建邺:万亿级新赛道 总部产业基地落地生态科技岛

    近日,南京康海无人科技有限公司与中新南京生态科技岛签约,康海智能无人系统产业基地项目正式落地。南京蓝舰智航海上无人系统项目、南京华昇智航空中无人系统项目同步落户生态科技岛。作为新苏合作的重要成果,生态科技岛致力于打造成为一座“生态科技城,低碳智慧岛”,是南京市乃至江苏省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

    2025-04-17
  • 世界十大

    盘点当今世界十大强国都有谁

    慕尼黑啤酒节的橡木桶还沾着工业机械的黄油香,西门子工程师汉斯将数字孪生模型投射在装配车间的晨雾里,精密齿轮咬合出工业4.0的晨钟,当库卡机械臂为宝马新车型焊上第900万个焊点时,巴伐利亚森林的风正穿过黑森林蛋糕的奶油褶皱,把精密仪器的校准参数吹向莱茵河畔的百年工坊富士康流水线的机械臂在深圳暮色中泛起蓝光,..

    2025-04-16
  • 科技之最

    在科技发展的浩瀚星空中,芯片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

    在科技发展的浩瀚星空中,芯片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而光刻机,作为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更是国际科技竞争中的关键所在。随着全球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光刻机领域的竞争也愈发激烈。荷兰的ASML公司,作为全球唯一能够量产极紫外(EUV)光刻机的厂商,一度占据了市场的制高点。然而,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ASML也..

    2025-04-14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