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之最

世界上“最命硬”的动物,体长1毫米,连宇宙射线都杀不死

2025-02-05 10:15世界之最

前言

水熊虫是一种非常小巧的动物,也可以说是一种生物的种类,它们通常都生活在水中,而且有着一种特殊的能力,这项能力使得他们能够在极端的险恶环境下生存,水熊虫已经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坚韧的生物之一”,

那么它们究竟有着怎样的能力,能够让它们成为“最坚韧的生物”之一呢?

水熊虫的特殊生存能力。

水熊虫的学名叫做海熊动物,可以说这种生物的名字起的非常形象,非常准确地描摄出了这种生物的样子,海熊类动物主要分为六个界别,前五个是海熊动物中的其他一些生物、比如水轮虫等,这些生物身上带有着明显的角色,也就是这些有着明显角色的生物被划分到海胆门当中。

底栖海熊类动物因为没有太多的角色特征,所以大多都是一些具有柔软身形的生物,这些生物的身形比较像海熊,所以被划分到海熊门当中,而这六种不同的海熊类生物中,水熊虫就是其中非常特殊的一种。

因为水熊虫被称为“世界上最坚韧的生物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它的生命力强、不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死亡,也是因为它有一种隐生的能力,这就意味着水熊虫可以不受到环境的影响,随着它附近环境的变化,自己的生命状态也会因此改变。

并且水熊虫还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不同,随时变成四种不同的隐生状态,可以说水熊虫的这项隐生的能力非常强悍,是人类根本无法企及的,而水熊虫的这项能力又非常的奇妙。

因为一般情况下,生物可以根据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响应,这种能力叫做生物的应激能力,可以说绝大多数生物都是通过这种能力去适应周围的生存环境的,而水熊虫则可以不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随时改变自己的状态。

这种隐生状态又可以分为四种不同的状态,分别是干虫状态、九水熊状态、假死状态、囊胚状态,而这些状态都是在某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水熊虫才能进入,比如在长时间的干燥的状态下,水熊虫会变成干虫状态,水熊虫会把自己的体内水分含量降到很低的水平,同时它会增加自己的体内蛋白质。

这种状态可以说就是水熊虫的水分“自我减少”、“能量自营”状态,水熊虫可以在这种状态下存活好多年,而且当它们再次处于潮湿的环境中,它们就会从这种休眠状态中慢慢恢复生机,接着继续生长。

水熊虫的DNA修复蛋白。

水熊虫作为生命力极强的生物之一,研究它是非常有意义的,很多科学家也都非常好奇水熊虫是如何实现这种隐生的能力的,因此他们从不同方面对水熊虫进行了研究。

在水熊虫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水熊虫的身上有一种叫做贝克球蛋白的化合物,这种物质是一种非常特殊的物质,人类的身体中也有这种物质,但是我们人类的身体产生的这种物质和水熊虫的贝克球蛋白完全是两回事。

人类的贝克球蛋白是易凝聚的蛋白,当人类体内的蛋白分子调节肽在蛋白质合成的过程中沉积的时候,就会产生蛋白质,人体内部一些细胞膜就是由这种贝克球蛋白组成的,可以说它有着非常重要的生物作用。

但是水熊虫的贝克球蛋白则是非常特殊的,它可以溶解,而且可以溶解在水中,这就说明了水熊虫身上有着一种非常特殊的蛋白,这种蛋白在水中就会溶解,而溶解后的蛋白质就可以保护水熊虫的细胞结构不被破坏。

并且在水熊虫的研究中,科学家们还发现,水熊虫生命力强、不容易死亡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的细胞是材质质量高,而是因为它的细胞极难受到破坏,这和人类的细胞体一样,细胞膜破坏了就会让细胞里的一些物质流失,导致细胞无法正常运作。

但是水熊虫的细胞却可能在不破坏的情况下维持100多年的时间,这和它体内的这种易溶的蛋白质有着非常大的关系,这种贝克球蛋白溶解后,会像一层保护膜一样覆盖在水熊虫的细胞膜上,起到保护细胞作用。

这就好比人类穿了一层厚衣服一样,这种厚衣服即使被破坏了,对人体的保护性能也不会有所丢失,人体还是可以比较好地维持自己的体温,不会被冻死,同理,水熊虫的细胞也是如此。

细胞膜虽然被破坏了,但是细胞体内的物质不会流失,因此水熊虫在这种状态下可以维持超长的生命,而这种易溶的贝克球蛋白蛋白还有一个非常棒的功能就是它可以保护脱水的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从而可以避免DNA发生氧化损伤,保护DNA,这样一来,细胞就不会因为DNA受损而影响自己的生长了,而且还可以进行DNA修复。

水熊虫DNA中的秘密。

在科学家们对水熊虫进行了一番研究之后,他们还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水熊虫的基因组中竟然还有一部分是来自当地别的物种的基因,这就说明了水熊虫的基因组有着非常神秘的地方。

在科学家们对这部分来自外部的基因进行了分析之后,他们发现这部分基因归纳起来有三类,第一类是和水熊虫DNA修复蛋白有关的基因,而第二类的基因则是和糖脂代谢有关的基因,而第三类基因则是和代谢物质的运输有关的基因。

这些基因的作用虽然和水熊虫本身的生物特性有关,但是它们来自外部其他生物,科学家们推测,水熊虫应该通过和其他生物的进行某种形式的交流,从而从别的生物身上获取最终变成自己的这些基因,而这一交流可能是水熊虫摄取其他生物的食物时获得的。

很多有意思的地方都是在意料之外的地方产生的,比如水熊虫这种生命力顽强的生物不是表现在躯体特别强壮上面的,而是表现在其他地方上面,这些其他地方人们没想到的地方,也许就是人们探索的新大陆,要靠人们的不懈努力,去一系统,去揭示生命的秘密。

结语

水熊虫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意义,还会对后人的研究工作产生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另外,水熊虫身上那些特殊的物质也都是一些非常宝贵的物质,有着应用的前景,希望科学家们在水熊虫上的研究能够继续向前推进,为人类的发展开启更多的新的大门。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猜你喜欢

  • 科技之最

    世界之最-天文篇-人文 人类探索宇宙过程中的发现与科技进步

    前言:人类自古以来就对浩瀚的宇宙充满了好奇和向往。星空中闪烁着无数的星辰,每一颗星星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科学家们通过不懈地探索和究,逐渐揭开了宇宙的面纱。他们发现,在这广袤无垠的空间中,存在着各种各样令人惊叹的现象。在这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世界里,人类永远都有探索下去的动力。或许将来某一天,..

    2025-04-19
  • 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TOP10,长相奇特危害巨大

    不是每个动物都可爱的不得了,世界上还存在许多恐怖到极点的动物。外型可怕、拥有致命武器、神秘且可怕。那世界上又有哪些恐怖可怕的动物呢?下面就跟随小编的步伐去看看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TOP10吧。世界上最恐怖的动物TOP10:盒水母、箭毒蛙、南非黑色大水牛、黑曼巴蛇、大白鲨、瑰玫毒鲉、鸡心螺、犀牛、非洲蜜蜂、噬魂金..

    2025-04-19
  • 人类之最

    有没有一种可能:宇宙中最强大的文明,其实就是人类自己?

    现代科学认为我们的宇宙诞生于138亿年前,当时有一颗奇点发生了爆炸,奇点是一个质量无限大、能量无限大、热量无限大、密度无限大、体积无限小的点,这个点爆炸以后我们的宇宙快速的膨胀,经过漫长的时间宇宙才膨胀成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目前人类可观测的宇宙直径大约是930亿光年,这只是可观测部分,宇宙实际大小远远超..

    2025-04-19
  • 十种有趣的动物,世界各地都非常喜爱中国国宝大熊猫

    在现在的社会当中,人们越来越空虚,越来越寂寞。因为社会发展的速度让我们也丢失了很多的快乐,所以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养小动物的人,因为在养动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增加自己的乐趣,而且小动物有一些也是十分可爱的,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有趣的动物有哪些。十种有趣的动物:狗、猫、小白兔、猴子、松鼠、..

    2025-04-19
  • 中华鲎具有很高药用价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看到这个标题的第一反应想必是很多的人不认识中华后面的字念什么。这个字念hou,同后音,是一个生僻字。大家一定对这个物种不太熟悉,他是中国国家的二级保护动物,所以大家在市场上看不到他的身影也是不奇怪的。今天我们带大家了解中华鲎。一、中华鲎物种介绍鲎是一种很古老很久远的生物,在3亿多年前的时候他就已经出现在..

    2025-04-19
  • 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一碰就会威胁到生命!

    大自然的法则,从来都是适者生存,所以在大自然中各种生物都在不断的进化中,拥有着自己独特的保护方式,其中最致命的当属毒物这一种,现如今,主流社会中熟知的毒物有蜘蛛,蛇,毒娃等等,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世界上最毒的动物。世界上最毒的动物:1、钴蓝箭毒蛙2、箱水母3、疟蚊4、沙岩海葵5、细鳞太攀蛇6、非洲腾..

    2025-04-19
  • 世界上最大的藏獒王,体型巨大价格高达3千万

    对于男人来说,喜欢养一些凶猛的狗,藏獒是我们国家最凶猛的一种狗类,其他的犬类都对藏獒退避三舍,而且藏獒的战斗力在世界都排得上名号,近十几年来,在中国出现了一只古老的藏獒王。而且体格巨大,一起来看看吧世界上最大的藏獒王说到藏獒,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很危险。因为这类狗狗非常的有危险性,如果没有养好,不能驯服..

    2025-04-19
  • 世界上十种最可怕的宠物,人类最忠诚的朋友有可能要你命!

    现在很多人因为各种工作,生活都离开家,独自生活在陌生的城市里打拼,自己独自居住,也有很大的孤独感,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养宠物,宠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可以很好的陪伴,但是有一些宠物并不是看起来那么可爱,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世界上十种最可怕的宠物。世界上十种最可怕的宠物:黑寡妇蜘蛛、孟加拉虎、骆驼,狼、公牛、..

    2025-04-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