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首创的若干中国之最
之一:首创中国最早议论文体,并撰成中国第一部议论文集。
(周易关于政治、战争等的观念的敏感话题,放到最后再谈,以免……)
空说无凭,实例为证。
(同人)——————
“同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怎样)团结人,凝聚人心,形成合力。
初九:“同人于门,无咎。”
初九在离,视离为上下正反艮对交之体,则离象家,艮象门,故言“门”,实际上是以“门”暗喻家庭、家族。辞义为:团结全体家族成员,没错。(能有什么错呢?!)
六二:“同人于宗,吝。”
六二在巽、大巽,巽为宗庙(不能释为祖庙),故言“宗”,明言宗庙,实言宗祖。宗族是同姓之族,大于家族人口。辞义为:团结起宗族成员,窘困,有耻接凶。
同于家无咎,同于宗则误而凶,,何也?不是颇发人深省么!?
九三、九四、九五论说军队团结的极端重要性。这里不作象诂,因为作象诂付诸文字,需要一大堆词料,不适宜小帖文,故不赘。
九三:“伏戎于莽,升其高陵,三岁不兴。”
辞义为:(敌人)在对我发起攻击前,隐藏埋伏了三年也还没准备好,没敢动。
九四:“乘其墉,弗克攻。吉。”
辞义为:(敌军)终于攻城,几乎登上我城墙,但被我军击溃、击败。我军将士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大吉大利。
九五:“同人,先号啕而后笑。大师克相遇。”
辞义为:我军经历了战争的残酷,最终也享受了战胜的喜悦。打败敌人后,三军班师回朝,汇合于都城祖庙,接受君王的慰劳、检阅、班赐。
此以上九变阴而为说:上九变阴则卦成(革),(革)二至上为上下正反大异震,震为军为征为战,下交离,而离为戈兵,合而成戈兵震动,军队杀伐及战斗之象,也可象各部军队会合一处,故有九五之辞。
上九:“同人于郊,无悔。”
此“同人于郊”与卦辞“同人于野”义同象共,皆以上九变阴而为说。
郊狭野广,周公爻辞所以用“郊”字而不用“野”字,不尽是为避免文义重复,也是,更是自抑以谦,示敬父亲文王:自己的心胸格局还小,比不得父王。
———————————————————————
再举一例
(咸)——————
“咸”通感,感觉、感应、感知、感动。
这一卦,文王卦辞,概述男女交感而成婚。周公爻辞,则改换视角,扩展范围,阐述感性与理性的关系,进入哲学认识论范畴了。
初六:“咸其拇。”
“拇”借为“踇”,足大趾。
辞义为:脚趾有了感觉动念,只是最初的、微弱的脑动,不足以引发行动,故断不得吉凶。
六二:“咸其腓,凶,居吉。”
“腓”,小腿肚子。小腿肚所感觉,要比脚趾的感觉稍强一些,行动的欲望自然也就更强烈些,而这种冲动如果不用理智加以克制,就容易带来凶险。
可见聖人作事是多么的谨慎、思虑周密!
九三:“咸其股,执其随,往吝。”
“股”,大腿,在腓之上。股感的强度又甚于腓。
辞义为:跟着有同样这种“股感”的人去行动,大有可能自致羞窘、悔不从众。
此辞犹言:遇事要用心想,不要用腿想,要从心不此腿,谋定而后动。
九四:“贞吉,悔亡。憧憧往来,朋从尔思。”
这条爻辞,是将整个卦符视为大坎而为说,坎为心为思为虑为慎。“尔”不是指你,不是指我,也不是指他,而是指这个大坎象,因为它象思之又思、慎之又慎!这就是聖人的格局!
九五:“咸其脢,无悔。”
“脢”,脊骨、背脊,项下肩背部。
古人以心为思维器官,从下往上占去,九五爻已过心(过思),何以还言“感”?这正是聖人的高明身密处!以此教人做事,尤其做大事,要慎而又慎、慎之又慎!
九五在卦体大坎上部,盖像心智已成熟,摆脱了感性思维状态;又在正兑体,兑为悦,悦则无悔。
上六:“咸其輔、颊、舌。”
聖人教诲,不厌其烦。
輔即牙床,颊即两腮,輔颊舌合而成嘴,出言发语之官,可招美誉,可成祸梯,敢不慎言!?
———————————————————————
上举两例,简单明白,都是确立一个主题,而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加以论说,结构紧密,章法井然,形式统一,内容统一,思想统一,显然属于整体构思,系统创作。周易六十四卦,六十四组爻辞皆仿此,前无其例,故言为首创议论文体裁,而六十四组爻辞的是中国最早一部议论文集。
更新于:2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