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最大

全球最大AI超算、新一代AI芯片和模型、训练苹果AI......亚马逊re:Invent全球大会来了!

2024-12-06 10:04世界最大

作为全球最大的云计算提供商,亚马逊在最近与微软和谷歌的竞争中处于下风。为了重振雄风,亚马逊正在加快速度打造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优势。

当地时间周三,亚马逊在拉斯维加斯举行Re:Invent大会,并在大会上宣布了AWS(亚马逊云)的一系列最新重磅计划和产品,包括:

与OpenAI的死对头Anthropic合作,打造全球最强大的AI超级计算机;准备与苹果合作训练Apple Intelligence(苹果AI);明年底推出下一代更先进的3纳米训练芯片Trainium 3。此外,亚马逊还推出了新一代基础模型Amazon Nova。

联合Anthropic,打造人工智能超级计算机

亚马逊网络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Matt Garman在会上表示,公司正在创建一个名为UltraServers的AI训练平台——包含64个Trainium 2芯片——以便扩展生成式AI工作负载。

这个云服务平台将用于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AI超级计算机。亚马逊在大会上宣布,将与Anthropic合作开发AI超级计算机UltraCluster,代号Rainer。

亚马逊表示,预计这台计算机将配备数十万个亚马逊最新的AI训练芯片Trainium 2,建成后将比Anthropic当前最强大模型的集群大五倍,并成为全球最大的AI超级计算机。

面对微软和OpenAI的强大竞争组合,亚马逊选择与Anthropic“抱团取暖”,今年已向Anthropic投资80亿美元。

更强大的新一代芯片,挑战英伟达霸主地位?

Garman在Re:Invent大会上表示,Tranium 2将在专门用于训练前沿AI的Trn2 UltraServer集群中普遍可用。

许多公司已开始采用亚马逊的云来构建和训练定制的AI模型,通常配合英伟达的GPU使用。但Garman表示,新的AWS集群比采用英伟达GPU的集群便宜30%到40%。

Garman表示,亚马逊的目标是降低AI的成本。

今天,在GPU方面真的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英伟达。我们认为客户会欣赏有多个选择。

希望Trainium能够开辟出一个良好的细分市场,我认为它将成为许多工作负载的极佳选择——不是所有工作负载。

会上,亚马逊还发布其下一代更先进的3纳米训练芯片Trainium 3,据称该芯片的性能将是现有芯片的四倍,定于2025年底向客户推出。

Moore Insight Strategy首席执行官兼首席分析师Patrick Moorhead表示,Trainium 3的“数据相当惊人”,它的性能似乎因芯片间互连的改进而获得了显著提升。互连对于开发超大型AI模型至关重要,它们能够实现芯片之间的快速数据传输,AWS似乎已在其最新设计中对此进行了优化。

Moorehead还说,未来一段时间内英伟达可能仍是AI训练领域的霸主,但未来几年它将面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亚马逊的创新“表明英伟达并不是训练领域唯一的玩家”。

与苹果的合作拉开新篇章?

据媒体此前报道,苹果正在考虑将Trainium 2芯片用于Apple Intelligence训练。Garman在会上表示,苹果是其客户之一,已经采用了一些AWS芯片,如Amazon Graviton和Inferentia,为包括Siri在内的服务提供支持。

苹果的AI和机器学习高级总监Benoit Dupin随后在拉斯维加斯的会议上上台。他表示,苹果与AWS合作了“几乎所有阶段”的AI和机器学习生命周期。

AWS能够跟上步伐,我们已经是超过十年的客户了。

Dupin表示,苹果正在对Trainium 2芯片进行初步测试,以帮助训练Apple Intelligence。

新一代生成式AI模型

大会上,亚马逊还推出了新一代的基础模型——Amazon Nova。

亚马逊称,AWS客户将能够使用Amazon Nova支持的生成式AI应用程序“理解视频、图表和文档,或生成视频和其他多媒体内容”,有一系列不同成本的模型可供选择。

其中,Amazon Nova Micro、Lite和Pro支持200多种语言。Amazon Nova Micro支持128K输入token的上下文长度,而Amazon Nova Lite和Pro的上下文长度可达300K token,处理视频时长可达30分钟。

“Amazon Nova Micro、Amazon Nova Lite和Amazon Nova Pro至少比Amazon Bedrock中各自智能类别中表现最好的模型便宜75%。”

此外,亚马逊还推出了两个全新模型——用于生成高质量图像的Amazon Nova Canvas和用于生成高质量视频的Amazon Nova Reel。

亚马逊通用人工智能高级副总裁Rohit Prasad透露,在亚马逊内部,约1000个生成式AI应用正在进行中。

AI代理管理员、推理检查员......

亚马逊还在AWS平台推出了一系列AI工具,帮助企业利用和掌握生成式AI技术。

比如,周三官宣的一款新云工具Bedrock Agents可用于创建和管理AI代理,这些代理可自动执行客户支持、订单处理和分析等有用任务。它包含了一个主代理,用于管理AI下属团队,提供有关其运作方式的报告并协助调整。

Garman说:

你基本上可以创建一个代理,让你成为所有其他代理的老板。

此外,亚马逊还将推出一种使用较大模型来增强较小模型能力的系统,以及一种验证聊天机器人输出是否正确的工具(用来对抗AI幻觉)。

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欢迎下载APP查看更多

猜你喜欢

  • 植物之最

    盘点全球寿命最长的十大植物,第一名寿命竟超过十万年!

    盘点全球寿命最长的十大植物,第一名寿命竟超过十万年!第十名是狐尾松,寿命最长可达4849年。第九名银杏树,树龄在5000到6000年之间,不仅是长寿之星,还有食用和药用价值。第八名龙血树,受伤后会流出红色汁液,药用价值高但数量稀少。云杉第七名,云杉,最长寿命记录为9500年,生命力旺盛。第六名三齿拉瑞尔,生长在美国..

    2025-04-04
  • 世界最长

    全球时长最长的10部电影,榜首时长720小时,耗时30天才能看完

    在电影的世界里,时长往往是导演们精心把控的要素之一,以在有限的时间内给观众带来极致的视听盛宴。然而,有些导演却另辟蹊径,创作出时长超长的作品,挑战着观众的耐心和耐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盘点全球最长的 10 部电影,准备好迎接这场与众不同的电影之旅吧!第十名:《撒旦探戈》(Sátántangó),时长 7 小时 3..

    2025-04-04
  • 世界最长

    全球最长距离!???

    近日中国移动完成全球最长距离数据快递广域高吞吐技术验证针对海量数据广域高吞吐传输需求攻克“长肥”网络高吞吐传输业界难题[鼓掌]“长肥”网络(Long-FAT Network)指传输距离远、带宽大的网络在黑龙江哈尔滨-贵州贵阳中国移动完成5000公里超长距、70Gbps超高吞吐数据快递广域高吞吐技术中试验证​[赞]随着“数字中国”..

    2025-04-04
  • 世界最高

    空气也能发电!总投资超两百亿元的全球最大新型储能基地启动

    用电量稳居全国前三,新能源装机占比、省外来电迅速大幅增长的山东,将迎来世界最大体量的新型储能项目集群。这将显著提升其省内外绿电消纳能力,缓解电网调峰压力。澎湃新闻获悉,由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能建)主办的全球最大新型储能基地暨《世界首台(套)中国能建660MW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发布会6..

    2025-04-04
  • 排行榜

    全球最新富豪榜一个真相

    第一季度结束,全球富豪榜出现了惊人的变化,跟股市有着密切关系。对我们的操作也有重要启示。先看周三的盘面。早盘A股、港股集体反弹,但随后就是一个冲高回落。A股平均涨幅从最高0.8%缩至0.2%,勉强收红。全天成交额不足万亿,这也是今年继1月13号以来,首次跌到万亿以下。“有反弹别贪心”,老毛周二说的正在验证中,再..

    2025-04-04
  • 世界最大

    世界最大的20个民族,中国汉族居首

    我们是个多民族国家,国内汉族最多,同时也是世界最大的民族,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民族之争,世界上很多战争也是因为民族之间矛盾纠纷引起的,希望我们的民族能够团结世界所有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实力之巅……..

    2025-04-04
  • 世界最重

    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特高压800万千瓦运行 输电能力居全球第一

    7月24日,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特高压直流——准东-皖南±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准皖直流),输电功率由600万千瓦提升到800万千瓦,是全国目前在运的26条特高压线路中功率最大的,输电能力居全球第一。据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副处长郭小龙介绍,准皖直流800万千瓦输电功率,意味着每天可向华..

    2025-04-03
  • 排行榜

    身家3420亿美元!马斯克登顶全球富豪榜

    4月1日,2025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正式发布。榜单显示,埃隆·马斯克身家达3420亿美元,排名第一;马克·扎克伯格(2160亿美元)排名第二,这也是他首次排名第二;亚马逊的杰夫·贝索斯(2150亿美元)位列第三;甲骨文的拉里·埃里森(1920亿美元)排在第四;阿尔诺(1780亿美元)因旗下奢侈品集团LVMH股价下跌,跌至第五位..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