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宇宙探索与生命奥秘:从银河中心到茶杯

2024-11-06 12:15世界奇闻

银河系中心是最混乱的区域。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以其前所未有的红外视角,在这一拥挤动荡的区域中发现了新的特征。

这张图像展示的恒星形成区域被称为人马座C,距离银河系中心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仅三百光年。照片中闪烁着50万颗恒星,其中包括一个正在形成并不断增加质量的原恒星星团,其流出物在红外暗云中如同篝火。

在这个年轻星团的中心,一颗质量为太阳30倍的原恒星坐落于极其密集的区域,以至于它背后的光线无法到达望远镜,使其看起来不如实际那般拥挤。一些较小的红外暗云点缀在图像上,如同星空中的洞穴,那里是恒星诞生的地方。韦伯望远镜还捕捉到了暗云下方大规模的电离氢区域,其中包含许多看起来混乱不堪的针状结构。这些结构通常是大质量恒星发出的高能光子造成的,但其范围之广令人惊讶。现有的恒星形成理论将在这种极端环境下接受最严格的检验。通常认为,越成熟的大星系,其恒星形成的“工厂”就越大,但实际上,进化程度较低的矮星系拥有更大的恒星诞生区域和更高的恒星形成率。11月21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两项新研究揭示了其背后的原因:在相对原始的矮星系中,大质量恒星往往坍缩成黑洞而不是爆炸成超新星;而在进化程度更高、污染更严重的星系(例如我们的银河系)中,大质量恒星更有可能爆炸成超新星,产生强大的星风,将气体和尘埃吹出星系,从而使恒星形成迅速停止。矮星系在这方面可以延迟1000万年,恒星形成区域得以保留其气体和尘埃,从而使更多的恒星凝聚和演化。

系外行星大气成分研究的新突破

截至2023年11月25日,已确认的系外行星数量达到了5539颗。现在,天文学家不再仅仅寻找新的系外行星,而是更加专注于探索这些系外行星的大气成分。

11月22日发表于《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在系外行星WASP-80b的大气中发现了甲烷存在的强有力证据。尽管甲烷在太阳系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气体(天王星、海王星、木星和土星中都存在),但太空望远镜此前从未在任何一颗靠近其宿主恒星的系外行星大气中探测到甲烷。

这颗系外行星位于天鹤座,距离地球163光年,它围绕一颗红矮星运行,周期为三天。它的体积与木星相近,但质量只有木星的一半,是一个较为蓬松的行星,温度高达825K,比太阳系中最热的行星金星还要高。通过光谱分析,我们可以了解行星的大气如何阻挡或发射不同波长的光线。在此次研究中,两种模型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明确探测到了甲烷。甲烷是非常重要的分子,研究这些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关于一颗行星诞生、成长和演化的信息。例如,通过测量一颗行星上甲烷和水的含量,我们可以推断出碳原子和氧原子的比例,进而了解这颗行星是在原地形成,还是先在外侧形成,然后逐渐向内迁移。当然,也可以将这些系外行星与太阳系内的行星进行比较,看看系内系外的情况是否相符。

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就知道女性比男性活得更长。然而,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在美国,这种差距十多年来一直在扩大。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寿命差异在2021年已增至5.8岁,这是自1990年以来的最大差距。近代史上的最小差距是2010年的4.8岁。

2019年至2021年间差距的扩大,可能是因为大流行对男性的伤害尤为严重,其次是意外伤害、中毒和自杀。美国的预期寿命也从2019年的78.8岁和2020年的77岁下降到2021年的76.1岁。美国人寿命缩短的部分原因是所谓的“绝望死”。“绝望死”指的是自杀、吸毒障碍和酒精性肝病等原因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加,而这些原因通常与经济困难、抑郁和压力有关。这些数据来自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在大流行之前,主要的死亡原因是意外伤害、糖尿病、自杀、他杀和心脏病,而在大流行期间,男性死于病毒的可能性更大。随着疫情的消退,这种趋势是否会逆转,仍需进一步的数据支持。

情绪与记忆:音乐如何塑造我们的回忆

时间不断流逝,但我们的记忆却被分割成一个个不同的片段,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个人叙事的一部分。情绪如何塑造这些记忆的形成过程,是科学界最近才开始揭开的谜团。

最近,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发现,由音乐引起的情绪波动有助于形成独特而持久的记忆。这项发表于《自然通讯》上的研究利用音乐来操纵在计算机上执行简单任务的志愿者的情绪,发现情绪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原本不带感情色彩的经历塑造成令人难忘的事件。

这种音乐唤起的情绪变化在事件之间建立了界限,使人们更容易记住他们看到了什么以及在何时看到的。更强烈的情感可以将时间编织在一起,为我们的记忆注入更丰富的时间结构。情绪变化的方向也很重要:当转向积极的情绪时,记忆整合的效果最好,参与者能更好地回忆起时间点的顺序;而转向消极的情绪则往往会分割并扩大事件之间的心理距离。这一发现不仅有助于常规的学习记忆,对帮助创伤后应激障碍和抑郁症患者也有很大的治疗前景。

喝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非常健康的生活习惯。不仅中国人爱喝茶,全世界范围内每天饮用的茶已超过20亿杯,仅次于水的消费量。

11月21日发表于《柳叶刀》子刊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经常喝茶可以减缓人类生物学衰老过程,每天喝三杯(约6到8克)抗衰老效果最佳。此次研究分析了13929名参与者的茶叶消费情况,茶的种类包括绿茶、花茶、黑茶,也涵盖了不同的喝茶频率和消耗量。

参与者被分为不喝茶、从不喝茶到喝茶、从喝茶到不喝茶,或习惯性喝茶。结果发现,在不同的队列中,喝茶始终与减缓生物学衰老相关。与不喝茶的人相比,从不喝茶过渡到喝茶与减缓生物学衰老有关。然而,与习惯性喝茶的人相比,从喝茶过渡到不喝茶与生物学衰老加速相关。喝茶抗衰老的潜在机制可能与茶叶中含有的多种生物活性化合物有关,它们可以通过抗氧化、抗炎和免疫调节等机制对抗衰老,产生积极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水还是茶,只要感觉烫就不要喝。长期的食道粘膜损伤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风险,得不偿失。

猜你喜欢

  • 世界奇闻

    霍金的警告:外星文明探索背后的未知恐惧#探索宇宙

    在浩瀚宇宙中人类对外星生命的好奇从未停止,四级文明的概念令人浮想联翩。很多人渴望与外星智慧相遇,甚至有人认为人类的生命源于外星人。然而伟大的科学家霍金先生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却警告人类:不要去探索外星文明。人们对外星生物充满好奇,想象着与之交流并获取先进科技,但霍金深知其中的危险。外星文明尤其是可能存在..

    2025-04-03
  • 世界奇闻

    我支持月壤应该送给美国:科技无国界,共同推动人类探索宇宙

    导读谈到了关于共同研究月壤的话题,提到了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和东方大国的“嫦娥”探月任务,分别代表着不同国家在月球探索领域的成就。想知道这两个探索项目的故事?快继续往下看!共同研究月壤有人提出认为月壤属于全人类,应该公开分享,支持将部分月壤送给美国进行研究。认为月壤的研究不应该被国家间的博弈所局限,..

    2025-04-03
  • 揭秘神奇的黑洞 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中

    揭秘神奇的黑洞在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历程中,有一种神秘的存在始终令我们为之惊叹,那就是被称为宇宙中的“隐形巨兽”的黑洞。黑洞,一个充满未知和神秘的领域,引发了科学家们无尽的好奇和探索欲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黑洞的神秘面纱,探索其深邃莫测的奥秘。黑洞,首先让我们从名字上略作解读。所谓的“黑”,意味着我..

    2025-04-03
  • 探索百科

    五个宇宙中神秘星球 这一颗竟然都是钻石!

    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五个星球被认为是很奇特的,其中有一颗星球是由钻石组成的。我们都知道宇宙中有各种神奇的星球,通过对这些星球的研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宇宙的神秘。钻石星球钻石被看作是非常珍贵的,一直以来也得到了人们的追捧。可是令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宇宙中竟然还有一颗成分是钻石的星球。这颗星球被认为是价..

    2025-04-03
  • 世界奇闻

    探索宇宙:无尽奥秘中的人类征程,带你开启奇妙宇宙之旅

    嘿,各位好奇的小伙伴们!在这浩瀚无垠的宇宙面前,人类宛如宇宙这个超级大蛋糕上的一粒微小芝麻。可别小瞧这粒芝麻,对未知强烈的好奇心,恰似一把神奇钥匙,驱使我们不断抬头仰望星空,一心想要揭开宇宙那神秘的面纱。宇宙,这片充满奇幻色彩的神秘领域,承载着人类对起源、存在和未来的无尽遐想,犹如一个装满宝藏的超级..

    2025-04-02
  • 世界奇闻

    透明之谜:俄罗斯奇特青蛙之探索#奇异生物探秘

    透明之谜:俄罗斯奇特青蛙之探索#奇异生物探秘# 在我们寻常所知的生态世界里,青蛙的颜色多为翠绿或者淡褐。然而,在俄罗斯的某个角落,一种与众不同的青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它们是透明的。近日,在俄罗斯克拉斯诺乌拉尔斯克地区,有60只透明青蛙的发现,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批青蛙并非寻常所见,它们的皮肤不是..

    2025-04-01
  • 世界奇闻

    《普罗米修斯》:人类对未知宇宙的探索与追求,未知宇宙的诱惑

    一·与此同时,公司代表彼得·威尔斯在飞船的控制室里来回踱步,眉头微皱。他虽然支持这次探索,但内心也在权衡着可能的风险和收益。他的目光不时扫过飞船的各项仪器,似乎在确认一切是否安好。随着飞船驶入深邃的太空,每个队员都陷入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思考。卓博士坐在实验室里,仔细检查着设备,他的眼神中既有对未知的警惕,也..

    2025-04-01
  • 感受生命科学“最”新成果的震撼

    速度达到光速70%的重离子轰击,已经治疗了数千名肿瘤患者;只有米粒大小的神经元细胞,从干细胞分化出来,已经实现了人工培养;国产高载量核酸合成仪一次能合成30多克高质量核酸,这对于以纳克为单位的核酸生产已是“极大量级”……最快、最小、最高产,在今年中关村论坛期间推出的展览上,除了有机器人的炫技,还有生命科..

    2025-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