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宙中充满了陷阱,这句话一点不假,如果黑洞不与其他天体发生相互作用,我们根本无法察觉到它的存在。由于我们没办法直接去观测黑洞,所以我们不知道黑洞的精确尺寸,以及它的其他性质。一个世纪前,爱因斯坦第一次在理论上预言了黑洞的存在,之后天文学家们通过间接的观测证实了黑洞的存在,比如观测黑洞的伴星、还有最近探测的黑洞、引力波辐射等。不过,由于离我们的距离又那么的远,我们根本不可能对他们进行直接成像观测。
我们所能获取黑洞信息的唯一渠道是它们的吸积盘的光谱,光谱能提供非常多的信息,它们会呈现出很多形状。我们知道日常生活中所用的白炽灯光谱是很单一的,它们的谱线的峰值大约在黄光部分。

但黑洞不一样,它们的光谱有很多的突起和摆动。如果能解释这些特殊的形状,我们就可以知道吸积盘有多少气体、有多热、电离程度是多少、有多延展,以及有多少种不同的元素等。
前不久天文学家刚刚发现了银河系中心附近又存在一个黑洞,10万倍太阳质量,可视半径仅30万公里,银河系第二大。为什么时隔这么就才发现,原因就在于黑洞不容易观测,只有它们动起来,才会暴露自己的位置。有研究指出,银河系的黑洞数量从数万至数亿不等,大多数质量不大,在没有被发现之前,我们仍然需要提高警惕。10万倍太阳质量黑洞的发现是个明确的信号,暗示类似的中等质量黑洞可能处于我们观测的边缘,这也是天文学家最担心的一幕。

目前观测黑洞依然需要通过射电望远镜,如果我们能直接飞到黑洞旁边去直接研究它,那是最好不过了。但由于我们没办法那样做,科学家认为只能尝试在实验室中通过实验为研究它们提供有用的参数。
本站内容均来源于互联网,部分视频来源于腾讯提供的引用免费视频代码,视频开头广告属于腾讯视频自带广告与本站无关,内容仅供参考学习交流并不代表本站观念,如无意中侵犯您的权益请来信告知,本站会立即屏蔽或根据要求修改或删除处理,联系邮箱 laodilailiao@fox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