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国的兴起 趁着老虎打盹咬块肉就跑 | 中越情仇史03
本文系时拾史事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
|中越情仇史/周五更新/谦虚公(撰文)|
我们现在经常听到有人说某地某处“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这句话套用在我们的邻国-越南也能适用。不过更加准确的说法应是:越南的中北部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属于我国领土。
对于中国而言,越南就是这样一个极其特殊的存在。两国在历史上有着错综复杂、爱恨交织、剪不断理还乱的深厚渊源。
如果说:越南北部的历史绕不开中国。那其南部的历史就绕不开另一个国家-占城。自越南在公元十世纪彻底脱离中国独立开始,纵观越南历史,就是一部向北抵抗中国,向南蚕食占城的长篇史诗。
越南扛住了来自中原王朝的压力,就带着从北方掠来的“本钱”,沐猴而冠地自诩“小中华”,然后大举向中南半岛高歌挺进,“吊民伐罪”欺凌周边其他小国。这就是越南“智慧”所在,也造就了其现今的版图雏形。
而惨遭越南侵略,为越南领土扩张“送人头”的占城国,尽管“苟延残喘”直至十七世纪,却仍旧逃不过“亡国”厄运,最终湮没于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
越南现代疆域与地形图
占族的起源占族(又称占人)是中南半岛的古老民族。根据遗传学研究结果表明,占族人群的母系遗传主要为孟-高棉人等中南半岛南部的土著居民;父系则分别来自马来群岛、中南半岛和印度等南亚地区。抛开这堆专业术语,统共一句大白话总结就是:他们是一群移民与土著杂交产生的“黑黢黢”的人。
在《隋书·林邑列传》中,就存有对占族人相貌的文字描述:“深目高鼻,发拳色黑”。而《旧唐书》卷一百九十七列传第一百四十七中南蛮、西南蛮篇亦载:“自林邑以南,皆卷发黑身,通号为昆仑”。(此类记载作为现代推测唐朝时黑人“昆仑奴”的来源依据之一。)
柬埔寨洞里萨湖捕鱼的占族小男孩
占城的建立占人起初以交州最南部的日南郡之象林县(今越南顺化一带)为根据地栖息繁衍。东汉象林县功曹(郡守、县令的主要佐吏,主管辖区内考察记录业绩等工作)-区逵(亦作区达或区连,又称释利摩罗)于汉顺帝永和二年(公元137年)率领数千占人起兵作乱,杀死县令,攻克县城,随即占领了整个日南郡。区逵于是自称“林邑国王”(因象林县又称象林邑,略去“象”字,故称林邑)。
日南郡南部,占人活动范围示意图
东汉交州刺史樊演征发交趾郡、九真郡的士兵一万余人前往征讨,然而军士因畏惧远征而发生哗变,致使樊演兵败。消息传至洛阳,汉顺帝刘保又欲荆、扬、兖、豫四州共起四万兵马前往***,但此举最终为大臣李固劝止。
就这样,占人在交州的日南郡建立起了属于自己的国家-林邑(这就是占城国的前身)。由此可见,占城亦是脱胎于中国领土。
占城的文化与深受中原文化影响的交州(今越南北部)不同,占城颇为流行印度文化,被称为“印度教化王国”。
在宗教方面,从印度传入的印度教(即婆罗门教)盛行开来,很快成为国教。占城各地广建寺院,供奉印度教神灵,湿婆神地位尤其突出;在政治方面,印度教神化了王权,占城按模仿印度模式组建起国家机构,并制定典章制度;在社会方面,印度文化的传入使占城上层社会仿照印度的种姓制度形成婆罗门和刹帝利等级;在文字方面,占人参照印度梵语字母,创立了自己特有的文字—占婆字母(尽管占城在历史上有林邑、环王等多个称呼,但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显示,该国始终自称“占婆”,即梵文“占婆补罗”的简称,意为占族建立的城市,因此该地也被称为“占城”)。
虽然占城已灭亡三百余年,然而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印记仍然深深的留在了这片土地上。
越南芽庄的波那嘉婆罗门教遗址
占城的扩张林邑“开国君主”—区逵死后,王位又传数世。其后国王无嗣,立外孙范熊为王,因此后世林邑国王多为“范”姓(不过仅是音译,并非汉人)。
东吴宝鼎四年(公元269年),范熊联合扶南国(公元1世纪-公元7世纪末存在于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古老王国,其辖境大致涵盖今柬埔寨全部国土以及老挝南部、越南南部、泰国东南部一带)兴兵侵犯吴国疆界,占领了日南郡治-西捲县(今越南广治省东河市)。
扶南、占城、交州位置示意图
至范文称王时,林邑国再度对外扩张,先后攻灭了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干鲁、扶单等邻近小国,并奉表向东晋朝廷进贡。但不久之后,范文又多次领兵进犯交州日南、九真二郡,并击败东晋政府派遣来的征讨军队。边境的烽火导致“交州遂致虚弱,而林邑亦用疲弊”。此后,林邑时而向东晋朝贡,时而发兵骚扰交州。
东晋义熙九年(公元413年),交州刺史杜慧度(席卷东南的天师道起义首领-卢循即败死其手)击退了侵犯九真郡的林邑王范胡达。刘宋永初元年(公元420),宋武帝刘裕再遣杜慧度率文武将士一万多人南征林邑。此次军事行动,宋军消灭了林邑的大半兵力,并夺回了先前被其掠走的人口与财产。林邑服软请降,向刘宋政权称臣并输送了大量牲口、大象、金银、古贝等贡品。
待范阳迈即位林邑国王后,他趁着中国南北朝的时局混乱,又开始蠢蠢欲动。林邑军队侵入日南、九德(公元278年,东吴分九真郡南部之咸驩县、九德县、阳成县、越常县新置九德郡,治所九德县位于今越南义静省荣市境内)等地。宋武帝闻讯大怒(两面三刀二五仔,最无信义林邑国),派遣交州刺史檀和之(刘宋名将-檀道济的堂弟)与振武将军宗悫(成语“乘风破浪”典故相关人物)前往征讨。大军很快攻陷了林邑首都僧伽补罗(Simhapura,梵语作“狮子之城”,与新加坡同义)。范阳迈父子只身逃走,免于被俘。
林邑首都(今越南中部岘港市会安市)被中国人称作“大占海口”或“林邑浦”,是一座水运交通便利的港口城市
但林邑国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扇不走的苍蝇”,牢牢扎根在日南郡一带。范阳迈的后世子孙对中原王朝惯于耍两面派:中国***时它就出兵劫掠,中国稳定时它就称臣纳贡,正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得了便宜又卖乖”。不过又所谓“恶人自有恶人磨,天道好轮回。”林邑这样的跳梁小丑不久就会栽在另一位手段更高强的“同行”那里。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其实作为身处当时地区霸主—中国的周边小国,趁着“老虎打盹”的时候,咬下它一块肉,然后立马陪笑道歉。这种不要脸面,但绝对实惠的“生存之道”也只能是它们无可奈何的明智之选。越南、朝鲜等国无不如此。)
被刘宋打服了气的林邑自国王范神成开始(刘宋第五任皇帝—宋孝武帝刘骏时期,约公元457年后),终于乖乖地向中原王朝俯首称臣,纳款输诚,并接受其任命册封。至此,交州边境地区总算是消停了下来,但中央政府的交州行政区划里却永远的失去了日南郡。
遭受林邑侵扰而不断向北收缩辖区的日南郡
中越情仇史目录
两名女子掀起的叛乱,成为了越南反抗中国的开端 | 中越情仇史01
三国时期,越南“大胸乙女”反抗“暴汉”的故事| 中越情仇史02
END
图片来源于网络
喜欢本文/作者,文末赞赏一下表达支持吧!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好文推荐☆
刘琨祖逖列传:他们都曾年少,他们都已老去
李世民的陪葬墓里,埋着一位短命的女人
这是一篇关于《美国工厂》的剧透,看不看随你
知道点儿新故事了吗?知道你就点个赞告诉我
更新于: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