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世界奇闻

AI探索宇宙结构新突破!超精准场级模拟,半秒完成冷暗物质仿真

2024-09-21 12:05世界奇闻

编辑:alan

【新智元导读】AI开启模拟宇宙!近日,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机构,利用宇宙学和红移依赖性对宇宙结构形成进行了场级仿真,LeCun也在第一时间转发和推荐。

下面的两组动图展示了计算机对于宇宙形成的模拟:

其中一行是根据物理定律计算的,而另一行是由人工智能学习后生成的。

你能看出来哪一个结果出自AI之手吗?

这就是来自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等机构发表的工作:利用宇宙学和红移依赖性对宇宙结构形成进行场级仿真。

AI终于开始模拟宇宙了!LeCun也在第一时间转发和推荐:

作者表示:我们现在可以使用人工智能在多个时间步上对大多数宇宙学特性生成宇宙的冷暗物质模拟。

并且,物理学是这个神经网络设计的核心,它可以看成是PINN(内嵌物理知识神经网络)的一种实现,其损失函数建模了时间相关的粒子坐标和速度之间的特定关系。

在这项工作中,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用于大规模结构的场级模拟器,捕获宇宙学依赖性和宇宙结构形成的时间演化。

模拟器将线性位移场映射到特定红移处对应的非线性位移。

模拟器是一个神经网络,包含对Ω和红移z处的线性增长因子D(z)的依赖性进行编码的样式参数。

研究人员在六维N-body相空间上训练模型,将粒子速度预测为模型位移输出的时间导数,显著提高了训练效率和模型准确性。

最终,模拟器在测试数据(训练期间未见过的各种宇宙学和红移)上实现了良好的精度和性能,在z = 0,k ∼ 1 Mpc/h的尺度上达到了百分比级精度,并在较高红移下提高了性能。

通过合并树将预测的结构形成历史与N体模拟进行比较,可以找到一致的合并事件序列和统计特性。

并且,该模拟器速度极快,在单个GPU上半秒内就能够预测128的立方个粒子的非线性位移和速度场。

同时又可以通过多GPU并行处理进行良好的扩展,支持任意大尺寸的实现。

模拟宇宙的AI

随着宇宙学数据分析推向更小的尺度,利用高阶统计数据,并实现场级分析和基于模拟的推理方案,为预测非线性宇宙结构形成提供了更准确的方法。——当然也对算力提出了超高要求。

比如利用N点统计的传统分析方法,需要大量模拟数据集来进行准确的协方差估计。

而基于模拟的推理方法和场级分析,则需要生成许多后期密度场的准确实现,以约束模型参数和初始条件重建。

DESI、Euclid、Vera C. Rubin天文台、SPHEREx和Subaru Prime Focus Spectrograph可以为研究者提供大量最新的星系巡天数据。

为了探明宇宙学参数和初始条件的最佳约束,需要对巡天观测值进行快速、高度准确的预测。

在这项工作中,作者通过添加红移依赖性和对多个红移模拟快照的训练来扩展场级N体模拟器。

由于本模型的时间依赖性和自可微性,研究者可以有效地获得N体粒子速度作为输出粒子位移的时间导数。

可以在训练期间动态评估这些速度,由此定义一个取决于粒子位置和速度的损失函数,在六维N体相空间上进行训练。

强制执行「速度必须等于位移时间导数」的物理约束,可以提高训练效率并提高模型的准确性,特别是对于速度场。

模型结构

作者通过周期模拟框中的坐标x来描述N体粒子。每个粒子都与规则立方晶格上的一个位点q相关联,因此它在红移z处的位置定义为:

这里Ψ是位移场,q是粒子的拉格朗日坐标。在线性Zeldovich近似 (ZA) 中,位移场演变为:

其中 D(z) 是线性增长因子,zi是早期选择的红移,以便线性理论可以很好地描述位移场。

随着引力簇的非线性在后期变得重要,这种线性近似变得不准确,而模拟宇宙结构形成的非微扰方法(如N体模拟)变得必要:

这里f(z)为线性增长率,H(z) 是哈勃率(Hubble rate),使用粒子速度来模拟星系探测中的红移空间扭曲。

研究人员设计了场级模拟器,根据目标红移处的ZA位移场来预测z = 3-0范围内任何红移处的非线性粒子位移和速度。

场级模拟器采用U-Net/V-Net设计,使用PyTorch的map2map库实现和训练模型。

如上图所示,模型的输入具有三个通道,对应于所需红移处ZA位移的笛卡尔分量,排列在3D网格中。

输入经过四个ResNet 3×3×3卷积,第一个卷积运算将3个输入通道转换为64个内部通道。

在四次卷积操作之后,结果的副本被存储以供网络的上采样端使用,然后使用2×2×2卷积核对结果进行下采样。

该架构的感受野对应于给定焦点单元两侧的48个网格点。预测单个粒子的位移时,以焦点粒子为中心的大小为97的区域需要通过网络,对应于拉格朗日体积189.45 Mpc/h。

不过,由于网络缺少填充区域中所有单元的信息,因此这些区域的粒子位移并不准确,需要从输出中移除。

网络有限的感受野也有一个优点:它在线性理论准确的大尺度上保留了ZA场。

以上的操作可以针对固定宇宙学的单个红移来训练来自模拟快照的数据。

为了扩展网络功能,允许网络学习N体映射作为Ω和红移的函数,作者对其进行了增强以包含样式参数 。

在执行任何卷积(包括下采样/上采样操作)之前,快照的Ω和D(z)值将传递并映射到与卷积核尺寸匹配的内部数组,然后使用这些参数调节网络权重。

模型训练

训练数据

研究人员从一组具有不同宇宙学参数和一组固定快照红移的模拟中随机采样快照,同时训练样式参数和网络参数,使用Quijote Latin超立方体模拟,在边长1 Gpc/h的空间中使用512个粒子运行。

所有这些模拟的拉格朗日空间分辨率均为1.95 Mpc/h,整个数据集包含2000个模拟,每个模拟都有一组独特的五个ΛCDM宇宙学参数Ω。

研究人员将2000个模拟分为三组:1874个用于训练,122个用于验证,4个用于测试。为了鼓励各向同性,这里使用数据增强,通过立方体的对称性随机变换输入和目标数据。

损失函数

模型训练使用的损失函数包含四个项。第一个是粒子位移的平均平方误差(MSE),比较粒子的模拟器位移预测和真实的N体位移:

第二项是欧拉密度的MSE:

第三项是采用粒子速度的MSE:

最后一项对应于欧拉动量场的MSE损失。这里将粒子速度分布到与初始拉格朗日网格具有相同分辨率的欧拉矢量场网格并计算,p是网格单元中每粒子质量的欧拉动量。

于是,红移z处快照的最终损失函数为:

实验结果

研究人员通过构建模拟器输出和N体模拟真值的欧拉密度、和动量自功率谱和互功率谱来评估模拟器的准确性。

对于密度场,使用CIC插值方案将粒子分布到512网格并估计功率谱,下表列出了用于测试本文模拟器的五个模拟宇宙学参数:

模拟器在训练过程中从未遇到过以上5种测试模拟中的任何一种。

下面测试在训练数据中的五个固定红移之间进行插值时的模型性能:

上图显示了SNN模拟器的功率谱误差(比例函数),每条曲线的颜色表示红移。

欧拉密度误差仅源于粒子位移的误差,当红移z = 0时,新的瞬态模型的随机性与原始模型的随机性相当,并且传递函数误差通常比原始模型有所改善。

在上图的最右列中,可以看到由于模拟器无法完美预测BAO幅度而导致的振荡误差。不过模拟器的这些错误特征低于1%,并且可能会随着更多的训练数据而得到改善。

红移相关模型的性能与z = 0时的真实空间密度统计数据相当,并且在较高红移时对于红移空间和真实空间统计数据的性能明显更好。

随着红移的减小,误差平滑且单调地增加。这表明模拟器可以在其训练数据中的少量固定红移快照之间有效地进行插值,而不会过度拟合,否则我们会在中间看到错误的振荡特征。

参考资料:

https://x.com/cosmo_shirley/status/1825749316134158627

猜你喜欢

  • 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底气从何处来——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见闻

    新华社北京11月12日电 11月12日,《新华每日电讯》发表题为《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底气从何处来——首都产业一线科技人才走进高校见闻》的报道。国产“育种”如何守护“中国饭碗”?芯片、高端制造设备、生物医药等领域怎样突破“卡脖子”难题?带着这些首都青年学子关心的热门话题,北京市委教育科技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织“..

    2025-11-14
  • 不看“砖头”看专利!中信银行科技成果转化贷精准滴灌,让创新之花结出产业硕果

    当前,全球科技竞争进入新阶段,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加速突破,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中信银行北京分行锚定科技金融“黄金赛道”,以金融赋能为核心支点,坚定落实集团科技金融大文章战略部署,依托金控平台优势释放综合金融服务效能,自2024年率先试点“科技成果转化贷”以来,已通..

    2025-11-14
  • 科技之最

    “自贡创新中心”揭牌 探索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

    封面新闻记者 刘恪生如何打通关卡、破解瓶颈,让实验室的“样品”变成生产线的“产品”?四川自贡高新区以一个创新性校地合作模式和一套精准政策组合拳,交出了一份因地制宜“四链”融合的自贡答卷。自贡创新中心揭牌近日,自贡高新区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共建的“自贡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创新中心围绕自贡市“4..

    2025-11-13
  • 探索百科

    宇宙的“虚无”意味着什么 看了以后就明白 宇宙诞生

    宇宙的虚无科学家利用探测器去观察宇宙时,认为宇宙中的各个星体都是有联系的,而形成宇宙的基础就是粒子,没有粒子可能基本不会有宇宙的存在。我们看到宇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地方,对宇宙的分析必须要移去所有的物质,只有宇宙变成一个虚无的真空之后,才能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虚无。可是科学家认为宇宙或许无法达到真正的真空..

    2025-11-13
  • 天文之最

    宇宙级“烟花秀”:天文学家观测到史上最亮黑洞耀斑

    IT之家 11 月 8 日消息,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天文学家观测到了有史以来最强烈、最遥远的一次黑洞能量爆发。相关成果已于 11 月 4 日发表于《自然・天文学》。这一现象被认为源自一颗 30 倍太阳的大质量恒星,由于其过于接近超大质量黑洞而被撕裂吞噬,从而释放出了比太阳亮 10 万亿倍以上的光芒,堪称一场宇宙级的“烟花表演..

    2025-11-09
  • 2025 豆包排名优化公司 TOP10 推荐:文拓引擎领衔,精准提升排名

    2025年AI搜索渗透率已突破65%,豆包作为主流生成式AI平台,其搜索排名直接决定企业流量获取效率。当企业询问“豆包排名优化公司哪家好”“豆包排名优化公司有哪些”时,单纯的排名罗列已无法满足需求。本文基于豆包“多维度验证、模糊搜索适配、动态内容更新”三大核心规则,以“企业规模+行业属性+地域需求”为维度,推荐..

    2025-11-08
  • 机械之最

    新浪新闻·2025探索大会在京举行 跨界力量共探AI时代跃迁路径

    11月5日,由微博与新浪新闻联合主办的“新浪新闻·2025探索大会”在北京凤凰中心落幕。本次大会以“新智创想 逐浪跃迁”为主题,汇聚行业领袖、跨界嘉宾、学术专家、数字技术探索者与从业者等探索力量,深度探讨AI技术的前沿应用、产业融合及社会影响等议题,为AI驱动未来跃迁提供新的路径参考。大会同期还公布了2025新浪新..

    2025-11-08
  • 黑洞到底有多吸引人?科学揭秘宇宙中最神秘的吸尘器

    黑洞的基本特性是理解其吸引力的第一步。黑洞的最核心特征之一是其极端的引力。科学家们发现,黑洞的引力如此之强,以至于连光都无法逃脱。这种超强引力源自于黑洞内部集中在极小空间内的巨大质量。黑洞的质量可以是几倍太阳的质量,也可以达到数十亿倍太阳的质量,但无论大小,其引力都足以扭曲时空、吞噬一切靠近的物质。..

    2025-11-08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